夫妻賣房照顧陌生人 背后原因卻讓人點贊
每個月不到2400元收入支撐整個家
為方便吳元渺毅然把大房子換小
當張海林攙扶著吳元渺來到家里的時候,妻子朱丹丹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面對丈夫“先斬后奏”,她非但沒生氣,反而非常支持。
“吳老師,以前我只能在電視和報紙上看到你,現(xiàn)在你能來我家做客,我真的很開心。”朱丹丹一番話,打消了吳元渺的顧慮。
朱丹丹原先是護士,在2011年的時候,她和張海林有了一個女兒,為了照顧好孩子和家庭,朱丹丹在家當了全職太太。張海林僅僅是當?shù)毓惨幻撠?zé)電腦維修的輔警,每個月收入不到2400元,休息時要掙點外快,才夠一家人開支。
吳元渺的加入,讓這個拮據(jù)的家庭負擔(dān)更重了。
為了讓吳元渺吃得好一些,張海林時不時會去親朋好友那邊借錢周轉(zhuǎn),朱丹丹則將自己的生活需求壓縮到最低。“過好日子主要是用心用情,不是花錢多少來衡量。”
同在屋檐下生活,夫妻倆也經(jīng)常會為生活的愁苦鬧得不愉快,但他們約法三章,所有的矛盾只能擱在床頭說,絕對不能感染給吳元渺,避免給他帶來不必要的壓力。
“從我進門至今,這么多年從沒見夫妻倆紅過臉吵過架。”吳元渺不會知道這背后的真實情況。
張海林夫妻原先是和吳元渺住在一套100平米左右的大房子里的,還欠著貸款。但是,這房子對吳元渺來說不太方便了,因為房間和衛(wèi)生間隔著大客廳,腿腳不方便的吳元渺每次去衛(wèi)生間都少不了一番折騰。夫妻倆經(jīng)過商量決定:這套房子不要了,換成方便吳元渺生活的小房子。
于是,他們把大房子賣了,換到了老城區(qū)一個老舊的居民區(qū),那個窗戶都已經(jīng)被蛀得兩頭穿的老房子,被夫妻倆精心裝修一新后,全家人都搬來進來。
整套房子只有兩間臥室,朝南最開氣的那個大房間,夫妻倆優(yōu)先讓給了吳元渺,自己和女兒三個人,則睡在隔壁次臥。“因為住得舒服,吳老師心情才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