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

全球核管家天野之彌辭世 享年72歲

2019-07-24 15:16:42來源:新浪網

  沉默寡言的技術專家型官員:曾深度參與伊朗核協(xié)議談判、致力于朝鮮無核化

  與其前任、在2005年與IAEA一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埃及人巴拉迪相比,天野之彌對大眾而言的知名度稍低。前者坦率直言,天野之彌則更像是一個沉默寡言的技術專家型官員。天野之彌1947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縣,畢業(yè)于東京大學法學系。1972年進入日本外務省,歷任駐美公使、日本常駐維也納國際組織代表團代表,以及裁軍與核能事務負責人等職。作為外交官,他曾被派駐比利時、法國、老撾、瑞士和美國等國工作。

  天野之彌曾參與1995年延長《不擴散核武器條約》、1996年《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和2001年《禁止生物武器公約》的談判,在國際裁軍、核不擴散及核能政策方面擁有豐富的外交經驗。2005年,他成為日本駐國際原子能機構大使和機構理事會成員。2005年至2006年,擔任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主席。2009年12月起,擔任IAEA總干事。彼時,其當選之路坎坷:根據(jù)IAEA規(guī)定,候選人應該得到機構理事會35個成員國三分之二的支持才能勝出。在當年3月的多輪投票中,他和來自南非的競爭者阿卜杜勒·明蒂雙雙“落馬”;7月初,又是經過兩天6輪投票,他才以23票贊成、11票反對、1票棄權的結果艱難勝出。

  彼時有西方媒體分析,巴拉迪連任總干事的12年間,這個國際技術合作組織變得越來越“政治化”。天野之彌2009年2月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他已意識到IAEA的一些活動會產生重要政治影響,尤其當涉及伊朗、敘利亞、朝鮮的核問題時。外界認為,走馬上任后,天野之彌面臨一系列難題,包括如何參與伊朗核計劃談判、如何介入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以及怎樣繼續(xù)對伊朗、敘利亞等國的核查等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