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二號回家 回憶天宮二號的飛天之旅全過程
Part.2
“二丫”與“十一郎”
2016年10月17日,“二丫”飛天后一個月,“十一郎”——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就“追”上了太空。與“十一郎”同上太空的還有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這已經(jīng)是航天員景海鵬第三次執(zhí)行航天任務了。
2016年10月19日,“二丫”與“十一郎”牽手成功,實現(xiàn)空間交會對接。隨后,景海鵬和陳冬入駐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開始了為期30天的太空駐留生活。為了能夠讓航天員住得舒適安心,“二丫”沒少費功夫。
我們先來看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構造。天宮二號采用兩艙構型,分為資源艙和實驗艙。資源艙是非封閉結構,為太空飛行提供能源和動力;實驗艙是密封艙,主要為航天員在太空生活提供潔凈、溫度和濕度適宜的載人環(huán)境和活動空間。
右側垂直擺放的是“資源艙”,左面橫向擺放的是“實驗艙”
為了讓航天員住得更方便舒適,在實驗艙和神舟十一號飛船有限的組合體空間內,內部裝飾、艙內活動空間規(guī)劃、視覺環(huán)境與照明都十分講究,廢棄物處理、物品管理、無線視頻通話等也便捷實用。讓我們看看其中幾處頗為貼心的小細節(jié):
可展開的多功能小平臺:這是這種小平臺首次使用在航天任務中。航天員可以用它寫字、吃飯以及做實驗,是不是很實用呢?!
藍牙耳機和藍牙音響:盡管是為通信和應急配備的,但并不妨礙航天員用它們進行娛樂,聽聽歌之類的。
貼心內裝:在感官上用顏色為航天員區(qū)分地板和天花板,而墻壁則使用柔和的米白色。同時,采納在柔軟內壁的“大丫”中活動過的航天員們的意見,用硬材質地板取代了地毯,使航天員在“二丫”中活動時更加省力。
人性化照明:此次艙內燈光光色都采用了米黃色,亮度可手動調節(jié),提高了采光的舒適度,同時為每個航天員都安裝了床頭燈,溫馨又溫暖。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內部構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微信公眾號)
牽手飛行期間,“二丫”中的航天員們還首次實現(xiàn)了中國人機協(xié)同在軌維修任務。景海鵬和陳冬通過交互軟件和數(shù)據(jù)手套,實現(xiàn)空間精細操作機械臂,建立了人機協(xié)同在軌維修系統(tǒng),這也為未來空間站的仿人型機器人研制積累了技術基礎。
航天員進行人機協(xié)同在軌操作機械臂維修技術實驗
在“二丫”與“十一郎”牽手的30天中,完成了針對中長期飛行的乘員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關技術的考核,開展了航天醫(yī)學、空間科學等實驗,驗證了在軌維修和空間站軌道交會對接等技術。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飛船圓滿完成任務,帶著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安全回家。至此,“二丫”又完成了一項重大使命。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微博賬號互動(來源:神舟十一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