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阿拉斯加對話后中美都很忙 中美都表示對話是“坦率的”

2021-03-22 14:01:50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120年天翻地覆”

  “120年天翻地覆”,《韓國日報》21日稱,在中美對話會后,具有象征意義的兩張圖片成為中國網(wǎng)絡的熱點,一張是1901年包括美國在內(nèi)的11國列強逼迫中國簽署喪權(quán)辱國《辛丑條約》的場景,另外一張則是120年后的中美對話會上,楊潔篪訓斥美方“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fā)同中國談話”。報道稱,這次會談的第一個成果就是中國顯示出可以平視美國,這與日本首相菅義偉日前對來訪的兩名美國***“卑躬屈膝”形成鮮明對比。第二個成果是中美避免了戰(zhàn)略誤判。中方通過此次會談,在主權(quán)、核心利益、中華民族尊嚴等方面給美方再次畫下紅線,對內(nèi)對外展示了強烈的存在感。第三個成果就是中美關系并沒有完全破裂。雖然雙方在會談開始時唇槍舌劍,但仍舊為后續(xù)對話留下余地。

  報道還稱,中國在美國拉緊對華包圍網(wǎng)的過程中也有收獲,那就是韓國和印度在美國施壓下仍不愿意指名道姓直接針對中國,這意味著中國的鄰國并不愿意“選邊站”或過度刺激中國。隨著美國對華戰(zhàn)略出現(xiàn)漏洞,中國的對美協(xié)商力正在提高。

  美國媒體關注到新華社的報道中提及的雙方同意、希望或致力于合作及探討的8個領域。美國《波士頓環(huán)球報》稱,經(jīng)歷過充滿火藥味的會談之后,中國官媒稱中美“雙方均致力于加強在氣候變化領域?qū)υ捄献?rdquo;及在其他一些議題上進行探討。這一跡象表明雙方的會談取得了進展,盡管很小。報道稱,中美兩國決定建立一個氣候變化聯(lián)合工作組,并就促進使館和包括媒體在內(nèi)的其他團體之間的交流等進行了商談和討論。

  “拜登先生,不要再對中國說狠話了”,《紐約時報》19日稱,拜登政府沒有改變特朗普時期的混亂對華政策,美國應該采取措施緩解美中之間的緊張關系。文章為中美關系未來發(fā)展提出了五點建議:美國應恢復富布賴特獎學金等交流項目;停止污名化孔子學院;允許此前被特朗普政府驅(qū)逐出境的中國記者回到美國;取消限制中共黨員入境的做法;邀請中國重新開放中國駐休斯敦領事館。文章稱,盡管這些都是微小的舉動,但對建立中美互信很有意義,能夠為解決更加棘手的問題鋪平道路。

  “中國戳中美國的傷口”,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稱,美中之間的地緣政治爭端將是今后十年乃至更長時間段內(nèi)的主要矛盾。不過,即便在劍拔弩張之下雙方依然有合作空間。世界期待最大的兩個經(jīng)濟體在具有共同利益的領域展開合作。美方認為自己的開場白將令中國無話可說,但中方全面駁斥了美國自認為仍能充當“世界民主燈塔”的論調(diào)。報道稱,特朗普執(zhí)政的四年損害了美國在世界上的形象。中國外交官清晰地展示了北京對于“東升西降(即東方崛起、西方衰落)”的新自信。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yanfa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文圖內(nèi)容如存在錯誤或侵害您的權(quán)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本站承諾2小時內(nèi)完成處置反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