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知識大全

改革開放40年有感1000字范文 改革開放40年心得體會匯總

2018-12-20 16:58:49來源:四海網綜合

29.jpg

  【二】

  一般來說,改革開放是指中國共產黨于1978年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一條“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戰(zhàn)略決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以開放為主題的國策。這一政策改變了中國長久以來對外封閉的局面,令中國(準確的講不包括港澳臺)對外敞開國門實施自由貿易,從而一舉扭轉了經濟瀕臨崩潰的局面,改善了國際形象,使得國民收入大幅提高,物質生活大為豐富。

  十年動亂結束后中國處在經濟崩潰的邊緣,國家財政赤字嚴重,人民貧窮,科學技術落后,黨內斗爭嚴重,國家政局不穩(wěn)。在這樣危機的關頭,鄧小平三度上臺,嘗試對當時中國進行全方位改革。為了盡快調高中國經濟發(fā)展速度,鄧小平與黨內的務實派決定變革現(xiàn)有經濟制度,將現(xiàn)有計劃經濟轉變?yōu)槭袌鼋洕?/p>

  歷史上列寧曾在蘇聯(lián)社會主義建設初期也曾實施新經濟政策,允許在社會主義中存在部分資本主義,以促進社會發(fā)展;蛟S是從列寧的行為中的到了啟發(fā),以鄧小平為核心的新一代中國共產黨人,決心扭轉共產主義在民眾心中的固有印象。這場改革的目的是在以維持共產主義制度為前提,改變現(xiàn)有生產中不適應時代與發(fā)展需要的管理體制和政策,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場改革在農村率先獲得突破,并隨之在全國各大城市以及經濟特區(qū)以迅猛的速度開展起來。

  改革開放的影響是顯著的,其中成就也是巨大的。從1978年至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由一個尚有2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下,與世隔絕的國家,變成了一個經濟繁榮,有著活躍市場的強大經濟體,并減少了當時世界近1/5的貧困人口。人民生活也伴隨著改革日新月異,物質精神生活不斷豐富,據官方數據表明,中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到2008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由225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2009年,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2萬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20xx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其實縱觀歷史,在建國初期頗有成效的計劃經濟在改革開放時被證明是錯誤的,而在改革開放時取得巨大成就的生產承包責任制在現(xiàn)在,又被證明是錯誤的,所以或許,改革開放之于我們最大的啟示,并非是去堅持什么,甚至包括堅持改革開放本身,而是去懷疑。梁啟超有云:變則通,通則久。

  觀世間萬物,唯進步值得信仰。想起了在1979年得那場大辯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或許吧,就是這句話,改變了中國的進程。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wyh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