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知識大全

茯苓各部位功效有哪些?為何會被稱為“四時神藥”

2019-03-23 17:12:51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u=2994488240,2395759584&fm=26&gp=0.jpg

  白茯苓:為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切成小方塊,功能滲濕健脾。主治小便不利、水腫、痰飲以及脾虛泄瀉等。

  茯神:為白茯苓中心抱有細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寧心安神。主治心悸、失眠等病癥。

  茯苓,俗稱云苓、松苓、茯靈,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紅色。其原生物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fā)揮其獨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sunlu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