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知識大全

國人赴韓速成博士 12天速成博士含金量有多高

2019-05-30 14:31:20來源:四海網綜合中國新聞周刊

  晉升必須是博士

  在韓國媒體批評韓國大學成為中國人學歷工廠的同時,我國高校更需要反思。

  教師隊伍中有多少海外高校畢業(yè)的博士,是我國高校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指出。

  而且,為了提高這一指標,我國包括建設“雙一流”高校在內的高校還出臺了晉升正高級職稱,必須有海外高校學習經歷、博士學位的硬性規(guī)定。

  根據教育部統(tǒng)計數據,中國大學教授共有163萬人,其中只有40萬人左右是博士學歷。也就是說,75%以上都只有碩士及以下學歷。

  這迫使只有碩士學位,或者之前沒有出國留學經歷的高校教師,必須想辦法獲得出國留學經歷,最好是獲得國外大學的博士學位。這種需求正好讓一些苦于找不到生源、收入捉襟見肘的韓國大學看到希望,雙方一拍即合。

  不少中國大學都有選派教師赴韓國攻讀博士學位。3月1日,河北傳媒學院為首批赴韓國讀博教師舉行歡送儀式;2月23日,張家口學院為首批赴韓國讀博教師舉行歡送儀式;2018年11月20日,廊坊師范學院發(fā)布了關于選派外國語學院教師赴韓國攻讀博士學位的公示……

  難道,我國高校不知道速成的博士,對提高師資隊伍質量沒有任何好處嗎?高校當然知道。熊丙奇指出,部分高校在乎的本來就不是以此提高教師質量,而是打造建設教師隊伍的政績。

  因此,熊丙奇認為,教育部門應加強對韓國大學授予博士文憑的認證,但更重要的是切實破除教師評價中的“唯學歷論”、“唯帽子論”問題。

  2019年1月,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表示,“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這“五唯”,是當前教育評價指揮棒方面存在的根本問題,是當前教育改革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了通知,決定在各有關高校開展“五唯”清理。4月19日,清華大學正式發(fā)布了《清華大學關于完善學術評價制度的若干意見》,強調要克服學術評價中的“五唯”傾向。

  打破教師評價中的“唯學歷論”,真正提高師資隊伍素質,才能更高地教育大學生,尤其是本科生。教育部早就強調,高教大計、本科為本,本科不牢、地動山搖。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wyh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