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兩年賺30萬 雇人排隊搶鞋好瘋狂
炒鞋玩家收藏的潮鞋
玩轉(zhuǎn)“鞋市”
線上線下秒殺爆款,“炒鞋就像炒股”
狂熱的消費需求,催生出二級市場。對于炒鞋玩家來說,這已然成為一門生意,而不僅僅只關乎球鞋。
記者采訪身邊多位潮鞋愛好者發(fā)現(xiàn),每人手機上基本會安裝少則兩三個、多則數(shù)十個購買球鞋的APP。炒鞋玩家則是線上和線下雙線搶鞋。
線上為機器人搶購,只需要輸入相應的函數(shù),就能在相應的時間點搶鞋。“不管是IOS還是安卓,都要先越獄,軟件功能是速搶,當然也有幾率問題?赏瑫r100個號一起搶。”小君告訴記者。相比之下,線下則是采用人海戰(zhàn)術(shù),“去年11月,有莊家雇了50個人,排了差不多一整天買了21雙鞋。按照當時的發(fā)售價1299元、市場價5600元計算,一雙鞋賺了4000多元。”
小君透露,還有一種需要“背景硬”的拿貨渠道,就是認識店長或者管理人員直接拿貨。
“球鞋圈也有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粉絲們有強烈的買賣、收藏球鞋的需求,轉(zhuǎn)賣球鞋的二級市場就應運而生。同時球鞋的投資價值與日俱增,已經(jīng)逐漸衍生出和股市一樣具有理財投資功能的‘鞋市’。”小君表示。
這一點得到了另一個炒鞋玩家劉山山的認同。劉山山兩年前開始接觸炒鞋,至今做兼職已經(jīng)掙了近20萬。在他眼中,炒鞋和炒股并無兩樣,均為高價買低價賣。發(fā)售價為1200元的鞋子,如若比較搶手,就會加價去購買,價格合適的時候再拋出。
但與此同時,與股市一樣,鞋市也有風險。劉山山表示,炒鞋玩家主要通過自己的價值判斷體系衡量一款鞋值不值得炒。一般來說,都是看哪位明星穿過,是否為聯(lián)名、好不好看及是否容易搭配衣服,“判斷不好就只能賠。畢竟,每雙鞋子加價多少在行業(yè)里并無明確標準。”
多年來,小君致力于挖掘“妖鞋”。“炒鞋就像炒股一樣,要學會掘金找‘妖股’,這非?简灣葱说难酃。這要求炒鞋人會判斷市場行情,也要有渠道進貨。炒貨還要拿準出貨的時間,一般要囤一段時間,等貨量被消耗得差不多才出手。”
小君也有看走眼的時候。“之前,AJ1黑灰Shadow就爆雷了。市場當時預測為4000元,預售為3000元。我當時雇了十多個人去搶鞋。結(jié)果同時期off white The Ten特別火,導致Shadow的價格一直沒起來,現(xiàn)在價格是2000多元。我只能降價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