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結婚率創(chuàng)十年新低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結婚
2019-07-12 09:54:22來源:四海網綜合
與此同時,中國快速發(fā)展的大城市吸引了2.88億農民工來到這里尋求發(fā)展機會,他們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超過半數(shù)。如此龐大數(shù)量的年輕人在中國的版圖上流動著,這種流動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結婚的概率,壓縮了他們談戀愛的機會。同時,選擇結婚意味著必須負擔起養(yǎng)育孩子的生活成本,這也促使他們的結婚率下降。
此外,原新還提到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的問題。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長達30年時間累積了3000萬以上的“剩男”,“從婚姻的角度說,這批人天生就缺少相對應的另一半”。
如果婚戀市場有“鄙視鏈”的話,那么大多數(shù)“剩女”往往是高知、高收入,處于“鄙視鏈”的頂端;而“剩男”則往往是學歷和收入都較低,處于“鄙視鏈”的底端,這兩組人群從根本上就不太可能匹配。
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2018年曾發(fā)布過一份《當代青年群體婚戀觀調查報告》,調查顯示,對于“如果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結婚對象,您會怎樣?”的問題,69.53%的青年選擇繼續(xù)等待,直到找到理想的人才會選擇結婚;15.61%的青年選擇“保持單身”;有9.34%的青年愿意“降低擇偶標準”;僅有5.52%的青年選擇“將就結婚”。
面對結婚率一降再降的現(xiàn)狀,不少專家認為這是經濟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沒有必要過多擔心。在原新看來,無論是晚婚還是不婚,都是年輕人從自身實際出發(fā)作出的選擇,社會應多尊重,給年輕人更多選擇空間。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wyh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