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jié)寄語應該怎么說?古人們是怎么過國慶節(jié)的
“千秋節(jié)”的誕生
唐玄宗可是位“懂得生活”的主兒。起初,有大臣提議將唐玄宗的生日作為國家節(jié)日,取名“千秋節(jié)”,寓意千秋萬代。唐玄宗自然是很喜歡這個創(chuàng)意的,但可惜只有一人舉薦,終因缺乏說服力而沒被批準。第二年,在滿朝文武百官的呼吁下,唐玄宗終于將他的生日八月初五這天定為“千秋節(jié)”。生日這天,唐玄宗下令全國休假三天,并在宮中大擺筵席,邀群臣共同飲酒慶祝,鶯歌燕舞整座皇宮燈火通明。
千秋節(jié)這天,婦女出門前都會在臉上畫上各式圖案以裝飾,花樣繁多:妝面內(nèi)容以“斜紅、面靨”為主;涂唇則有“萬金紅、大紅、內(nèi)家圓”等。于是街頭巷口正值妙齡的少女們穿著亮麗的衣服,場面十分吸引眼球。
在千秋節(jié)盛行后不久,便改版升級,更名為“天長節(jié)”。唐朝的“鐵桿粉絲”日本也是在這時漂洋過海把“天長節(jié)”帶回了國,為明治天皇慶祝生日。
千秋節(jié)之所以如此盛行,有兩個原因。一是它與中秋節(jié)挨得很近,之后二節(jié)合流更是熱鬧;二是自此之后帝王們紛紛效仿唐玄宗,將生日當節(jié)日過,于是自玄宗之后,便相繼出現(xiàn)了多個“國慶節(jié)”,如:肅宗的地平節(jié)、敬宗的慶成節(jié)、武宗的慶陽節(jié)、宣宗的壽昌節(jié)、懿宗的延慶節(jié)等,甚至連末代皇帝昭宗、哀帝也設立了嘉會節(jié)和乾和節(jié)。
唐以后的五代和兩宋也繼承了這項“傳統(tǒng)”,舉國同慶給皇帝慶生。到了明清時,由“千秋節(jié)”演變成的“萬壽節(jié)”更是得到加倍重視,與“元旦”、“冬至”并稱為三大節(jié)。這樣將帝王的生日同節(jié)氣,新年一樣慶祝銘記的做法使“萬壽節(jié)”更加莊嚴而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