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在絕處逢生(2)

時間:2012-08-15   投稿:maxiaoling   在線投稿:投稿

  越王勾踐面對亡國的人生大恥,痛定思痛,臥薪嘗膽,終成復(fù)國大業(yè);因盡忠直諫而被受以宮刑的司馬遷卻憑著非凡的意志完成了曠世大作《史記》;音樂巨匠貝多芬面對雙耳失聰?shù)娜松蜻\,告誡自己,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于是演奏出了輝煌的《命運》絕響;海涅面對手足癱瘓,視力微弱的人生絕境,信念不倒,筆耕不輟,吟唱出了譽滿人間的不朽詩篇……他們面對挫折沒有自暴自棄,而是用正確的心態(tài)將之轉(zhuǎn)化為激勵自己成功的動力。

  面對絕境,考驗著一個人的意志品質(zhì),以及承受能力。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失敗面前不灰心,絕境面前不動搖;身陷失敗仍能看到希望,身置暗夜仍能看到光明,在無望中能看到希望,在無路時能找到出路的人,就是一個意志堅強具有非凡承受能力的人。一個身在暗夜卻心懷陽光的人,定會在日后成為一個有建樹的人。

  面對絕境檢驗著一個人信念的堅定程度,堅定的信念是走出暗夜照亮人生的火把,是走出絕境的精神支柱,只要信念不倒,它終將成為支撐我們走出絕境擺脫絕境的脊梁。失敗不失希望,絕境定能逢生,只要付出定有回報,這種堅不可摧的信念才能捍衛(wèi)住我們身處逆境時做人的尊嚴——自尊、自信!

  世界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人生多一次逆境,就多一分成熟,多一分感悟;多一次絕境,就多一次機遇,多一次超越。任何事情,都是成也在人,敗也在人。失敗者并不是天生就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者絕境中,成功者比失敗者多堅持一分鐘,多走一步路,多思考了一個問題。

  瀕臨絕境是命運的恩賜,是命運給予眾生的一份厚禮。每一場磨難,每一次瀕臨絕境,都是人生中的一次挑戰(zhàn),都會激發(fā)出人的巨大的潛能。我們的人生,因瀕臨絕境和磨難而不斷升華。

  每當瀕臨絕境時,我們應(yīng)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絕境下心態(tài)和意志決定生存!絕境不僅僅是一場磨難,更是人生的一種醒悟和升華。冬天已經(jīng)來臨,春天還會遠嗎?無論黑夜多么漫長,朝陽總會冉冉升起;無論風(fēng)雪多么肆虐,風(fēng)雨終會吹綠大地。

  魯迅先生說過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成了路。以為到了絕路,于是絕望了,放棄了,其實不然,路在面前只是需要廢些力氣去撥開荊棘罷了。相信每個人都能在絕境中為自己找到一個出口。

  身臨絕境是人生不幸也是大幸,否極泰來,即是如此。無論是巍峨的泰山頂部的青松,或是茫茫戈壁、一望無際荒原上的獨樹,或是沙漠深處的胡楊,或是皇家園林湖邊倒地千年依然茂盛的古柳,無一不在詮釋著一個道理:生命的成敗在于和絕境的奮斗!面對絕境時永不言棄,這就是人類不屈的偉大精神!

提示:試試"← →"鍵可實現(xiàn)快速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