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王源就抽煙致歉 正能量偶像人設崩塌

2019-05-22 09:14:22來源:新京報

  探訪1

  有餐館明確禁煙 看到吸煙者會勸阻

  華威路上快餐店“劉記羊湯”在門旁邊的墻和室內貼了禁止吸煙標識,記者在店內并未看到有吸煙的食客。店內工作人員稱,餐館平常很少有人抽煙,看到消費者抽煙,會進行勸阻,說“我們這兒不能抽煙,抽煙的話出去外邊抽”。

  華威路上一家高檔餐廳的門外、墻上和自助餐取食區(qū)均有醒目的“禁止吸煙”標識,注明“舉報投訴電話12320”。領班韋艷春說,其是2016年開始在餐廳工作,那時餐廳內就設有該標識了。

  韋艷春介紹,餐廳外設有抽煙區(qū),餐廳工作人員也會提醒客人不要抽煙,如果抽煙,建議客人去外頭的抽煙區(qū)。此前餐廳會出現抽煙情況,但經過提醒,消費者也比較配合。韋艷春稱,如果客人發(fā)現有人抽煙,可向跟餐廳工作人員舉報。

  “那蘭酒樓”同樣設有禁煙標識。餐廳經理鄧麗金說,自己去年11月來餐廳工作,相比剛來時,覺得現在對消費者的抽煙勸阻頻率低了很多。如果工作人員看到消費者抽煙,一會進行勸阻,二會請消費者去抽煙區(qū)抽煙,如果不聽勸阻,就直接滅煙。鄧麗金說,消費者還是比較配合的,但凡要抽煙,會主動問哪里可以抽煙。

  探訪2

  客人酒后勸煙難 部分勸煙記錄成擺設

  昨晚,記者來到潘家園路一家家常菜館,店內貼有禁止吸煙的標識。王經理稱,餐廳于2017年開業(yè),剛開業(yè)的兩個月沒有禁煙意識,相關單位來店內檢查時對他們進行了批評教育,“店里的負責人都被叫去教育了一遍。”此后,店內的禁煙就嚴格執(zhí)行了起來,每當看到有客人抽煙,服務人員就站到一旁勸阻,“喝了酒不聽勸,我們就拿著戒煙缸,里面放點水,一直站在他旁邊,等他熄滅為止,有些人實在勸不了,但也是少數。”

  王經理還出示了勸煙記錄筆記本,按照月份詳細記錄了客人店內抽煙的時間、桌臺、次數,勸阻人員,以及是否有效。最近一條是5月20日18時39分,8號桌,客人抽煙兩次,勸阻無效。

  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剛好店內一位男士點煙,服務員馬上過去勸阻,隨后男士將煙熄滅。

  在一家烤鴨店,記者看到一桌客人喝著白酒,四五人抽著煙正在聊天,記者隨后向餐廳工作人員舉報,勸阻后對方將煙熄滅。吧臺一名收銀員告訴記者,店內規(guī)定不能吸煙,遇上客人抽煙也會進行勸阻,但基本無效。“只要喝了酒,真的沒辦法勸,勸了兩三次都不停就不勸了,怕和客人起沖突,也沒有向有關部門投訴,為了店里的生意。”

  這名收銀員找出一本勸煙記錄,首頁是《控煙管理制度條例》,其中明確寫道,經營范圍內不擺放任何吸煙器具,不設附有煙草廣告的標志和物品,店內所有工作人員都有義務和責任進行巡視,若發(fā)現有吸煙者必須及時進行勸阻。但控煙巡查記錄表內一片空白。“前兩個月檢查人員來查,寫了,這兩個月沒檢查,就沒寫,等他們要來的時候再記錄,”這名收銀員坦承,如果此刻相關部門來檢查,“就完了”。

  探訪3

  北京站旅客衛(wèi)生間抽煙

  昨日17時,新京報記者在北京站廣場上并未看到任何禁煙標識,等待進站的旅客兩指夾著煙卷,不時放進嘴中。廣場上雖有垃圾桶,但一些旅客還是隨手將煙頭丟在地上。

  廣場上,環(huán)衛(wèi)工人來回走動,清掃煙頭或垃圾。多名環(huán)衛(wèi)工人告訴記者,他們每天工作8個小時,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清理地面上的煙頭。

  記者看到,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垃圾車內,裝著冰激凌袋、衛(wèi)生紙等垃圾,其中煙頭最明顯。

  在北京站候車廳內,廣播循環(huán)播放著禁煙提示,多處墻面貼著禁煙標識,還有工作人員戴著“禁煙宣傳員”字樣的紅色袖章,在候車廳內來回巡查,但記者仍在站內多處垃圾桶內看到煙頭。18時許,在候車廳一樓衛(wèi)生間內,有男性旅客抽煙。當詢問其是否知道站內禁煙時,該男子表示,知道站內禁止抽煙,所以就躲到了衛(wèi)生間偷偷抽幾口。“煙癮上來了沒有辦法。”

  站內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候車廳內抽煙的旅客已經減少,F在一看到有人抽煙就會上前制止,“大部分都是聽勸的,也有個別旅客完全不聽勸。”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