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子三人籃球奪得銅牌 中國隊擊敗法國隊歷史性奪得銅牌
如果你之前沒看過三人籃球,那么東京奧運就是你的“啟蒙賽場”。
尤其是目睹了中國三人女籃的表演,網(wǎng)友和熱搜都被她們征服了。
雖然在半決賽不敵實力強大的俄羅斯女隊,但在28日晚進行的女籃三四名決賽中,中國三人女籃16-14擊敗法國,拿下寶貴的銅牌!
從2019年女籃世界杯奪冠,一路走到今天,隊伍人來人往,相互扶持,她們的表現(xiàn)始終對得起身前的“中國”二字。
5天時間、10場比賽,中國三人女籃從出征時的低調(diào),硬生生把自己打成了“熱搜體質(zhì)”。
早在淘汰賽贏下意大利,微博熱搜榜前十就有了兩條話題:“楊舒予好帥”和“王麗麗好強”,這兩個話題都是來自于中國三人女籃的隊員。
對陣意大利女籃的比賽,全隊19分,王麗麗一個人得到11分。三分、突破、拋投、中距離......王麗麗出手9次只丟了1球,更關(guān)鍵的是,她幾乎每一個進球方式都不相同。
此時,人們才明白她背后球衣號碼的含義——球場上凡是穿23號的,都不好惹。
美國隊頭號球星凱爾西也對王麗麗印象深刻:“中國的23號是個很強硬的球員,有很強的身體對抗,也很有經(jīng)驗,她給我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另一位隊員楊舒予,更是因為顏值出圈——一頭清爽的短發(fā)圈粉無數(shù),而她在比賽中甚至還用體前變向把對手直接晃倒。
球隊中并非只有這兩人發(fā)揮,相比三人男籃依靠胡金秋“一拖三”得到全隊70%的得分,女籃得分極其平均——小組賽7場比賽,王麗麗得到34分、楊舒予得到34分、萬濟圓得到30分、張芷婷得到29分。
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站出來——這也讓三人女籃7場比賽5勝2負(fù),其間力克東道主日本、逆轉(zhuǎn)世界第一法國、惜敗全WNBA球員的美國,球隊打得氣勢如虹。
球迷們形容她們最多的一句話是,“當(dāng)女孩帥起來,真沒男孩什么事了。”
奧運會上,中國三人女籃表現(xiàn)相當(dāng)出眾,但熟悉三人籃球的球迷會發(fā)現(xiàn),這支隊伍和2019年在籃球世界杯奪冠的那支三人女籃,陣容變化極大,隊中只有張芷婷一人仍在球隊。
與五人籃球不同的是,三人女籃的賽場上并沒有一支國家隊有足夠的統(tǒng)治力。這項新興運動,有5支球隊都拿到過世界杯冠軍,最近的一次世界杯冠軍是中國。
但對于中國三人女籃來說,經(jīng)歷如此大的“換血”,并非主教練許佳敏本意。
三人籃球是一項極其依賴隊員配合的的比賽項目,原先隊中吳迪、姜佳音、張芷婷和李穎韻的四人組合,在2019年籃球世界杯7戰(zhàn)全勝,奪得中國籃球歷史上首個世界杯冠軍。
如果不是奧運延期,這四人很有可能代表中國出戰(zhàn)東京奧運會。
“有幾個奪冠的隊員遭遇了比較嚴(yán)重的傷病,需要動手術(shù),在奧運會那個節(jié)點不知道能不能恢復(fù)。”許佳敏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道。
她說的正是吳迪和姜佳音——2021年2月,主力吳迪由于左膝半月板囊腫進行了手術(shù),一個月后,隊友姜佳音在全運會預(yù)賽受傷,作為世界杯FMVP的她前叉韌帶斷裂。
折損兩員大將,女籃不得不招收新人來保持球隊競爭力。而選人對于三對三籃球來說,是最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
按照許佳敏的話來說,“兩種比賽規(guī)則不同、特點不同,要考慮怎樣特質(zhì)的球員才適合三人籃球,才能體現(xiàn)優(yōu)勢,這幾年我們在一步步摸索,建立體系。”
最終得到的結(jié)果是,三人籃球并不需要“偏科的專家”,而是需要具備全能屬性的“全才”,需要球員無論在進攻和防守上都有不俗的實力。
于是整個六月份,籃協(xié)在各省找來了十幾只高水平隊伍,在上海與被拆分的兩支國家隊進行對抗賽,希望能盡快確定最終的名單。
最終兩位2002年出生的小將楊舒予和萬濟圓,以及新疆隊名將王麗麗加入陣中,昔日奪冠陣容也只剩下了張芷婷。
“陣容的磨合一直是問題,我們沒機會通過國際高水平比賽,來驗證這個陣容適不適合在國際比賽中發(fā)揮,只能通過國內(nèi)的一些比賽預(yù)估。”這是許佳敏的擔(dān)憂。
這樣的環(huán)境中,大部分人或許會選擇更有經(jīng)驗的老將,畢竟帶上2位19歲的“新兵蛋子”操作,風(fēng)險似乎更大一些。但主教練許佳敏卻明確表示,“球員的年齡、資歷、地域全都放在一邊,唯一的考核標(biāo)準(zhǔn)是國際賽場的競爭力。”
結(jié)果是,楊舒予和萬濟圓在小組賽合計砍下64分,占全隊一半。這樣的表現(xiàn)堪稱驚喜,但又絕對不是意料之外。
不論是誰,名字都是“中國隊”
三人籃球的規(guī)則很特殊,比賽時主教練不能現(xiàn)場指導(dǎo),無論戰(zhàn)術(shù)安排還是暫停,一切都只能靠場上的四名隊員自己決定比賽。
這樣的規(guī)則,讓教練成了三人籃球場上存在感最低的人。但三人籃球比賽短、對手多、懸念性大,這意味著教練要在賽前把每個細(xì)節(jié)都告訴隊員。
“有時候一場三對三比賽,我要反復(fù)看上好幾遍,確保不遺漏關(guān)鍵信息。”為了讓隊員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對手的特點,許佳敏承擔(dān)了視頻剪輯和工作。
“每次備戰(zhàn),我會剪輯一個15分鐘左右的視頻。讓她們了解對手的情況,并和教練組一同作出針對性的戰(zhàn)術(shù)布置。”為了這短短的15分鐘,許佳敏每天要花費5個小時來記錄視頻中的關(guān)鍵點。
“有很多時候真的看得眼睛都快花了,有種虛脫的感覺,”許佳敏清瘦的面龐上露出笑容,“但這些瑣碎的事情能換來贏球后的快樂,就很值啊。”
可讓她最為難的還是公布奧運名單的那一刻——每支三人籃球的隊伍只有4個人,大多數(shù)球員面臨的都是落選二字。
“對于那些淘汰的球員,很多時間我都和她們待在一起,看到她們克服了許許多多困難,我知道那有多么不容易。”
每次談到落選隊員,許佳敏都十分無奈,“有一次隊員把我聊哭了,她們的覺悟真的還是蠻高的。這么好的球員,但我最終只能帶四個。“
隊員倒地拼搶。她口中說的覺悟,是隊員們的坦然。
沒能去到東京的吳迪面對鏡頭說:“你得到的是別人失去的,你失去的才能是別人得到的。只要奧運會中國三人籃球得到好成績,不管誰去都是一樣的。”
當(dāng)奧運名單公布時,三人女籃世界杯FMVP姜佳音也在微博上寫道:“有人來過,有人離開。有的還來不及被認(rèn)識,便悄悄告別。不變的是,我們共同的名字:‘中國隊’。不變的是,當(dāng)接過戰(zhàn)袍,便踏著同一條征程,始終向前。”
“這一路,并不孤獨,因為背后成千上萬的人,眾心所向披靡。加油中國隊,加油中國女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