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秋天的開始嗎?早立秋和晚立秋有什么區(qū)別
立秋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代表萬物開始繁茂成長走向蕭索成熟。立秋過后,人們在刮風的時候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經不同于夏天中的熱風了。最近有些朋友來咨詢小編: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天嗎?立秋是開始進入秋天嗎?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天嗎
立秋不是秋天的第一天。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而秋季又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jié)。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后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又稱交秋,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由于全國各地氣候不同,秋季開始時間也不一致。
1.2021年立秋公歷具體時間:2021年8月7日14:53:48。
2.2021年立秋農歷時間:2021年農歷六月二十九
3.2021年立秋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2021年立秋是晚立秋,而根據民間說法,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意思就是2021年的晚立秋在立秋后天氣會炎熱一段時間,不過這只是一種傳統(tǒng)說法,具體以氣象情況為準。
4.2021年立秋早秋和晚秋有什么區(qū)別?
古人認為立秋早秋就是當年的秋天天氣會比較涼爽,立秋節(jié)氣來得晚,也就是下午或者晚上到來,那這一年的秋天天氣會比較的炎熱,這是一種傳統(tǒng)說法,具體的氣象情況以實際為準。
立秋為什么還是這么熱
立秋是一個重要的時空分界點。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35度,北斗星指向西南方。中國人說,“立秋一日,水冷三分”。但對很多人來說,如果他們不是敏感的作家,不是時刻關心農事的農民,那么,立秋在身體感受上的變化并不大。
夏伏的暑氣在立秋后并未馬上消失,“秋老虎”的余威甚于夏熱,立秋因此又稱交秋,只是交代了秋天的來臨。對中國的很多地區(qū)來說,節(jié)氣上的“立秋”并不代表本地真正入秋。氣象學家認為,只有“連續(xù)五天日均氣溫低于22℃”的地區(qū)方可斷為入秋。
從這個標準看,中國相當多的地區(qū)正式入秋的時間要晚于立秋一兩個月,而每年的大熱三伏天的末伏也在立秋之后。中國南方的節(jié)氣還是夏暑之氣象,臺風季節(jié),天氣酷熱,中醫(yī)因此把從立秋起的日子稱為“長夏”。
2020年-2025年立秋時間表
2020年立秋時間:8月7日09:06:03,農歷2020年六月(小)十八
2021年立秋時間:8月7日14:53:48,農歷2021年六月(小)廿九
2022年立秋時間:8月7日20:28:57,農歷2022年七月(小)初十
2023年立秋時間:8月8日02:22:41,農歷2023年六月(小)廿二
2024年立秋時間:8月7日08:09:01,農歷2024年七月(大)初四
2025年立秋時間:8月7日13:51:19,農歷2025年六月(小)十四。
立秋簡介
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13個節(jié)氣,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于每年公歷8月7-9日交節(jié)。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135°。廿四節(jié)氣反映了四時“氣”的變化,立秋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變?yōu)殛幨⒌墓?jié)點。立秋,也意味著降水、濕度等,處于一年中的轉折點,趨于下降或減少;在自然界,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jié)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說,立秋后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也就是說,酷暑并沒有過完,真正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節(jié)氣之后。酷熱與涼爽的分水嶺并不是在立秋節(jié)氣。
進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濕熱過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氣候。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收、陰氣漸長,萬物隨陽氣下沉而逐漸蕭落。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fā)黃,并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jié)”之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還有“貼秋膘”“咬秋”等習俗。
“立秋”對于農事的影響相當大。古代農業(yè)社會,農民對“立秋”的重視程度不亞于過節(jié)。古人認為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風調雨順,可以坐等豐收。同樣,“立秋”的早晚也相當重要,“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立秋”后下不下雨更忽視不得,“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因為“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由此可見,“立秋”還是一個收獲的標志,所謂“秋不涼,籽不黃”,“立秋十天遍地黃”,“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頂”,一個金色的秋天就要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