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

假班主任遇上真警察家長 學生家長群中上演一出教科書式反詐典例

2021-09-09 13:53:56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在群聊中冒充班主任詐騙家長的案例屢見不鮮。最近,一詐騙分子混入班級群聊中欲實施詐騙,學生家長群中上演了一出教科書式的反詐典例,成為詐騙分子的克星。

  8月25日中午1點57分,在山西太原市某小學家長微信群里,有詐騙分子冒充“班主任”,在班級群里通過收取學費來實施詐騙。

��Ѷ00.jpg

  迎澤分局老軍營派出所副所長、反詐講師武彤是該班的一名學生家長。正值午休時間,武彤收到微信群發(fā)來的消息,發(fā)布人的頭像和信息是孩子的“班主任”。發(fā)布群消息要求家長以紅包形式進行新學期學費、資料費、練習題試卷繳費。

  收到消息后,出于職業(yè)敏感度,武彤立刻感覺事情不對勁。“我當時順勢點開了這名所謂‘班主任’的頭像,發(fā)現(xiàn)他并不在我的好友通訊錄當中。事實上,我和班主任是互為好友的。所以我判斷該‘班主任’為詐騙分子。”武彤說。

  當武彤在群里質問其身份的時候,有一名家長發(fā)進來一個紅包。她立即在群里發(fā)消息提醒家長,“別發(fā),她不是陳老師。”

  “我當時非常著急,立刻將打字模式變?yōu)檎Z音模式,并且亮出自己身份,表明自己是一名人民警察,讓他立刻停止繼續(xù)在群里面實施詐騙行為。同時,我對所有家長進行了一個提示和預警。騙子見勢不妙,立即退群。”武彤說,事后查明,轉紅包的家長也是假家長,是跟冒牌班主任同時進群的一個“托兒”,目的就是利用人們的從眾心理來起一個帶頭發(fā)紅包的作用。

  回想起當時的經(jīng)歷,武彤說:“以前都是聽受害人講述被騙經(jīng)歷,沒想到這次自己與詐騙分子零距離接觸了。”

  如今,又到了開學季。基本上每個班都會有班級的QQ群或微信群,方便老師和家長的溝通。然而,騙子卻因此瞄準了這個“商機”,把手伸進了家長群實施詐騙。

  詐騙分子通常通過一名家長發(fā)布在QQ群中的微信群二維碼,潛入了這個微信家長群,然后將網(wǎng)名和頭像改為老師的網(wǎng)名和頭像,最后拉入兩三個同伙當“托”。完成這些偽裝后,詐騙分子就會潛水觀察班主任的活動規(guī)律,尋找機會發(fā)布假的收費通知,催促家長及時通過銀行轉賬繳費,騙取家長錢款。

  “太原市反詐中心以下載公安部刑偵局研發(fā)的‘國家反詐騙中心’APP為抓手,面向全社會宣傳。截至目前,已下載140多萬次。”太原市反詐騙中心主任張虹說,同時,我們也培養(yǎng)了一批反詐講師,入企、入戶、入校開展宣傳,讓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了解騙子的招數(shù)、話術、套路,防止上當受騙。

  事實上,為了增強學生、家長們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太原市各學校采取形式多樣的舉措避免此類案件的發(fā)生。

  “下一步,我們將和太原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等有關部門密切合作,推出一系列反詐騙舉措,保護廣大家長的財產(chǎn)安全。”太原市教育局副局長尹駿說。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yanfa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文圖內容如存在錯誤或侵害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本站承諾2小時內完成處置反饋工作。Tags: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