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

甘肅女童失蹤:7天后找到時已死亡 不到3歲的小女孩如何去到了山頂?

2021-11-16 10:45:30來源:四海網綜合

  在甘肅會寧,有“送寒衣”的民間習俗。每年農歷十月初一,是會寧的“寒衣節(jié)”。這一天,當地人會自發(fā)帶上祭品,用“燒寒衣”等方式,祭奠已離世的親人。

����22.jpeg

  今年11月5日,恰逢農歷十月初一。會寧縣平頭川鎮(zhèn)萬弆村贠坪社,僅2歲10個月大的女童沁沁(化名),在當天下午5點多走失。家屬通過網絡發(fā)布的尋人啟事稱,沁沁走失時身穿紅色絲絨外衣、紅色運動鞋,手拿紅色的白酒瓶。11月12日,會寧縣公安局發(fā)布警情通報稱,11月11日13時許,警方在一山頂發(fā)現了這名已無生命體征的女童。

  事發(fā)后,網友對沁沁的離去深表痛心,同時也提出了不少疑問。不到3歲的女童如何去到了山頂?她的失蹤是意外還是另有隱情?過去的7天到底發(fā)生了什么?11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通過對知情人士及政府相關部門的采訪,試圖解開謎團。

  女童離奇失蹤

  7天后被發(fā)現已無生命體征

  “身高約80㎝,圓臉,大眼睛,2021年11月5日下午5:50左右在會寧縣平頭川鎮(zhèn)萬弆村贠坪社冉坪組走失。走失時上身穿紅色白點相間絲絨護衣,下身穿灰色褲子,紅色運動鞋,手里拿著紅色酒瓶和瓶蓋,至今未歸,家人心急如焚……”11月6日以來,甘肅多個自媒體賬號發(fā)布同一則尋人啟事,幫忙尋找一名年僅2歲10個月的女童。

  一名自稱老家在甘肅會寧的網友稱,農歷十月初一,是“會寧老家送寒衣的日子”。11月5日下午,這名女童獨自在自家門口玩耍,手拿爺爺給的紅色白酒瓶。大概10多分鐘后,大人出門就找不到了,白酒瓶及瓶蓋沒有遺落。隨后,家人報警并發(fā)動附近的村民幫忙尋找。“連續(xù)尋找30多個小時,翻遍了村莊大大小小的灣溝,甚至警犬都到現場查勘,仍無任何線索。”

  “過程有些離奇,我們都不知道這個小女孩具體是怎么走失的。”事發(fā)地附近村莊的居民高先生介紹,11月9日,他看到多輛警車從平頭川鎮(zhèn)方向開進萬弆村,上山尋找走失的女孩。前幾天,同村也有一些熱心村民幫忙尋找過,但沒有找到。“參與搜尋的人說,他們只知道那個小女孩走失的時候在自家門口,獨自一個人玩耍,短短10來分鐘時間,家里大人出門就發(fā)現人不見了。”

  11月12日,甘肅省會寧縣公安局發(fā)布警情通報,事發(fā)地點與尋人啟事吻合。通報稱,11月5日19時許,該局接群眾報警:會寧縣平頭川鎮(zhèn)萬弆村贠坪社冉坪組一名2歲10個月的女童失蹤。接警后,該局立即立案偵查并組織警力及周邊村民全力搜尋。11月11日13時許,在該組東側一山頂發(fā)現已無生命體征的女童。目前,案件正在全力偵辦中。

  為何會去山頂?

  事發(fā)當天爺爺曾上山祭祀

  封面新聞記者發(fā)現,警方發(fā)布的警情通報中,并未提及尋人啟事中所稱的紅色酒瓶和瓶蓋。對此,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這個問題,他們在警方找到沁沁時,曾詢問過女童的爺爺李某英。據李某英稱,這個紅色的酒瓶,是一個品牌為“五谷傳奇”的白酒瓶,瓶身和瓶蓋均為紅色。“后來也沒人提及這個酒瓶,警方也沒說,不知道找到人的時候,酒瓶在哪里。”

  沁沁被警方在萬弆村贠坪社找到時,出現的地點是“該組(冉坪組)東側一山頂”。不到3歲的小女孩,如何去到了山頂?既然在該組東側,為何會花長達7天的時間尋找?知情人士陳先生介紹了相關情況。

  “小女孩的父母生育了三個小孩,夫妻倆都在甘肅省白銀市打工,帶著另外兩個孩子,最小的這個在老家會寧農村由爺爺奶奶和年邁的太太(李某英的母親)照顧。”陳先生介紹,11月5日,沁沁走失當天是農歷十月初一,當天下午,沁沁的爺爺李某英按照風俗上山去墳地去“送寒衣”,“送寒衣需要帶白酒,他們家有兩瓶半瓶的白酒,李某英將其中一瓶中的酒倒進另一瓶后,把空瓶子給了孩子玩耍。孩子的奶奶是殘疾人,一直臥病在床,李某英當時叮囑其母親陪一下孩子,沒想到下山回家時出事了。”

  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在當地農村,有每年農歷十月初一“送寒衣”的習俗。這一天,當地人會帶上祭品,用“燒寒衣”等方式,祭奠已離世的親人。“送寒衣”的習俗,源于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孟姜女的丈夫被秦始皇征去筑長城,天寒了,孟姜女做了御寒的衣服給丈夫送去,誰知到了那里才知到丈夫早已死去,連骨頭都打進了長城,孟姜女放聲痛哭,竟哭塌了長城。從此,送寒衣的習俗延續(xù)至今。

  “對于‘送寒衣’,小女孩應該是比較好奇,很有可能是獨自跟在爺爺身后上山走失的。”當地村民分析稱,事發(fā)當天是風雪天氣,小女孩可能是在跟丟后爬上山頂找大人出了意外,“但具體什么原因,肯定要等警方調查后才知道”。

  為何7天才找到?

  知情者稱公安立案后被誤導

  “事發(fā)當天很快就天黑了,之后的天氣也一直不好,風雪交加,而且當地的環(huán)境復雜,搜尋難度很大,這可能是過了7天才找到人的原因。”知情人士陳先生告訴記者,事發(fā)地是黃土高原,山大溝深,村莊里有不少水窖,地勢復雜,加上天氣惡劣,客觀上拖延了搜尋的進度。但盡管如此,當地仍動員了不少力量參與搜尋,“除了公安民警,政府還組織了黨員干部幫忙尋找”。

  陳先生的說法,得到了當地政府的證實。“所有鎮(zhèn)、村、社的干部,包括當地的公安派出所,都參與了搜尋。”11月15日,會寧縣平頭川鎮(zhèn)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沁沁失蹤后,搜尋人員分析了眾多可能性,為排除沁沁意外跌入水窖的可能性,參與搜尋的干部甚至還把村莊里所有的水窖都抽干了水,但最終都沒找到有價值的線索。

����1.jpeg

  “網紅”高某被警方控制

  除了客觀原因,陳先生還認為,之所以花了7天時間才找到,還存在一定的主觀原因。“家屬當時找到公安機關報案,警方說失聯滿24小時了才能立案;24小時過了以后,警方立案了才參與搜尋,但是,搜尋工作又被當地個別網紅的直播帶偏了方向。”陳先生稱,由于警方沒有立案,家屬曾找到當地網紅幫忙尋找,然而,個別網紅為了“吸粉”,在社交平臺打起了“口水仗”,甚至用猜測出來的結果誤導網友,導致搜尋人員做了不少無用功。

  11月15日,會寧縣公安局通過當地媒體發(fā)布消息稱,11月7日至13日,當地“網紅”高某在某平臺直播時為了吸引人氣,博取流量,對社會敏感案事件妄加猜測,散播不實言論,引發(fā)公眾關注。由于高某直播間人數較多,傳播范圍較廣,對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其行為違反了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會寧縣公安局依法對其作出了行政處罰。

����.jpeg

  警情通報

  女童死因成謎

  此前家屬未與他人發(fā)生矛盾

  “過去這段時間,除了村民和愛心認識,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和警方都在幫忙尋找,警犬都出動了,找遍了村里及附近的溝溝壑壑。”知情者陳先生介紹,在警方發(fā)布通告前,當地村民就傳出了已找到了人的消息——發(fā)現的地點在距離沁沁家約1500米的山頂上。

  蹊蹺的是,沁沁走失時玩過的酒瓶和瓶蓋,至今都沒人找到,警方也沒有在通報中提及。在會寧縣公安局已發(fā)布的警情通報中,也僅有“失蹤”“立案偵查”“案件”等關鍵詞,并未對案件本身作過多介紹。

  “那個酒瓶和瓶蓋,孩子的爺爺李某英也到處找了,沒有找到。”陳先生稱,他認為沁沁的失蹤是意外事件的可能性較大,“我們通過對女孩父母、附近鄰居和村民進行了解,發(fā)現事發(fā)前這家人并未和其他人發(fā)生什么矛盾,更不存在結仇等情況”。

  “對于小女孩的死亡原因,公安部門正在調查。”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稱,該事件目前仍處于警方調查階段,相關情況尚不能透露。11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致電會寧縣公安局,對方也表示,此案仍在偵辦中,待調查結果出爐后,會適時對外公布。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yanfa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文圖內容如存在錯誤或侵害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本站承諾2小時內完成處置反饋工作。Tags: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