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

我們的天才兒子全網(wǎng)刷屏 一位天才翻譯家和他父親的真實人生

2022-01-18 15:55:23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這是一個伴隨著巨大苦難與奇跡的真實故事。這是“傾聽”欄目20多年來,接到的第一個從殯儀館打來的電話:“你們能不能寫我兒子的故事?我兒子是天才,他現(xiàn)在精神病院,他媽媽今天剛走了。”昨日,本報“傾聽·人生”欄目推出了《我們的天才兒子》,報道一位不為人知的“天才”翻譯家金曉宇和他父親金性勇的真實人生。

���1.JPG

  金曉宇幼年不幸眼部殘疾,后來又確診為躁郁癥患者,翻譯就是他和命運抗爭的唯一武器。十年來,他翻譯了英語、日語、德語共22本著作,讀了浙江圖書館幾乎所有外語小說,并細心照顧了患阿茲海默癥的媽媽生命中最后三年。

  作為編輯,我的朋友圈也被自己編的稿子毫無預(yù)兆地刷屏了。我的第一反應(yīng)是目瞪口呆。因為《我們的天才兒子》并沒有刻意推廣。這個殘酷而溫柔的故事,已經(jīng)不能用感人來形容,讀者說“看這個故事前請準備好紙巾”。沒有任何的準備,幾乎是悄無聲息的,《我們的天才兒子》一文迅速在網(wǎng)上流傳,靠著讀者自發(fā)的轉(zhuǎn)發(fā),本文在杭州日報新聞客戶端閱讀量達到689萬,杭報微博閱讀量近300萬,話題1200萬,官方微信破100萬。新京報、北京青年報、澎湃新聞、騰訊新聞、今日頭條……國內(nèi)二十幾家媒體來電聯(lián)系采訪,至少有七家影視公司表示想拍攝這個被稱作“杭州版《美麗心靈》”的故事。

  每一個新聞爆款背后折射的都是此時此地的世道人心!段覀兊奶觳艃鹤印纷髡呷~全新是“傾聽”欄目的資深作者,寫過很多“傾聽”的故事。但這一次,她說,她寫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生命,“一個如此弱小又如此強大的生命。”

  這可能就是金曉宇父子的故事能打動千千萬萬讀者的緣由。雖然素不相識,但關(guān)于愛,關(guān)于不幸,關(guān)于救贖,這些人類的情感是彼此相通的。

  對許多人關(guān)心的生活問題,金老一一答復(fù)了

  昨天,金性勇老人家里電話一直在響。白天我打了好幾次,都是忙音。

  我告訴金老,有很多讀者流著眼淚看完他們的故事,也有很多熱心腸的人士愿意提供無償幫助,有想給這個家做老房子改造的,“地暖、防滑都安排上”,有想送小宇一臺新電腦的,有介紹精神科名醫(yī)、提供躁郁癥醫(yī)療幫助的,有想上門探望、送點年貨的,還有愿意長期資助捐款的。

  金性勇老人在電話里回應(yīng),“我們現(xiàn)在真的不需要這些(物質(zhì))幫助,謝謝大家的關(guān)心!”

  小宇的中學(xué)同學(xué)和班主任也輾轉(zhuǎn)來聯(lián)系,想看看失聯(lián)已久的老同學(xué)。金老說,“歡迎大家有空來家里坐坐、聊聊,但希望是春節(jié)后吧,節(jié)前家里實在有點忙。”

  故事的見報,對老人來說更像是完成了一樁盤桓已久的心愿。“我把心里話說出來,小宇看了報道,也接受了。因為有些話當著小宇的面,以前不敢講。”

  父親懸念兒子的心放下了,這比所有金錢和物質(zhì)報償都來得無價!

  對許多人關(guān)心的生活問題,金老一一答復(fù):小宇的醫(yī)保和養(yǎng)老保險一直在交,到了退休年齡就能拿到養(yǎng)老金;殘聯(lián)也有托養(yǎng)中心,已經(jīng)辦好手續(xù),但現(xiàn)在不想去。“一是小宇去了后,他孤單,我也孤單。他在家里,我們兩個人還能相依為命。二是等我老了做不動了,到時候我再到養(yǎng)老院去,他再去(托養(yǎng)中心)也可以,F(xiàn)在我們兩個人不要分開。”

  一個老派的知識分子,仍維持著優(yōu)雅的自尊。

  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平靜的生活,細水長流的關(guān)懷

  好消息是,小宇已經(jīng)出院回家,等待已久的《本雅明書信集》樣書也已收到,預(yù)計下月上市。目前他正在全力翻譯第二本本雅明的著作《拱廊計劃》。

  兒子的翻譯事業(yè),無疑就是這個兩人家庭的命根。讀了我們的報道,翻譯界、出版界都震驚了。

  小宇第一本譯作《船熱》的責編芮逸敏,出國多年,看到報道后發(fā)來短信,讓這對父子“十分開心”。

  還有出版社向小宇伸出橄欖枝,表示愿意合作。杭州市翻譯協(xié)會也邀請小宇入會,愿意為他舉辦翻譯作品展。

  很多讀過金曉宇譯作的翻譯同行、出版同仁都紛紛轉(zhuǎn)發(fā),并細致地表達內(nèi)心的驚和敬:

  “天啊,讀《和語言漫步的日記》的時候我還一直跟朋友說很佩服,起碼要掌握德日中三門語言才能譯這本書。”

  “沒想過多和田葉子小說的譯者背后是這樣的故事。”

  “原來都是他翻的,贊美!太不容易了。”

  “他翻譯的《船熱》和《誘惑者》都讀過。班維爾的文字美而復(fù)雜,很難翻譯。譯者真的好厲害又好可惜!”

  更多的留言,是看了報道后的網(wǎng)友給小宇的祝福:

  “金曉宇,加油,相信你會看得見。雙親或許會離去,苦樂也會隨風(fēng)散。但文字會記住你,書本上永遠有你的注腳。加油啊這位譯者。”

  豆瓣上小宇翻譯的作品,標記“想讀”的人數(shù)顯著上升。書店里,小宇的譯著被重新翻了出來擺臺。而他的翻譯處女作《船熱》在網(wǎng)上突然炒到了308元一本。

  喧囂也迎面而來。這樣的留言更顯得珍貴:

  “巨大的苦難之下,也希望這個世界,能給小宇不打擾的溫柔。”

  是的,金老和小宇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平靜的生活,細水長流的關(guān)懷?紤]到小宇的身體情況,大家盡量不打擾。一哄而上,又一哄而散,給人留下的只能是傷痛。所以,《我們的天才兒子》的讀者們,不妨把你們的愛藏得深一點,久一點,讓這個悲傷而又幸運的故事有一個最好的結(jié)局。

  我們祝福小宇!

  讀者評論摘選

  西溪山人:金老先生是位了不起的父親、丈夫。感謝作者為我們講述一個讓人刻骨銘心的“普通人家”。

  海之藍:媽媽會保佑你,小宇一定會好起來,加油讓人心疼的孩子,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楊藻:一定要買曉宇的新作看看!小宇你真棒!你的父母也很棒!

  無聊人:世上從此多了一個人知道、記住金曉宇,還有他偉大的父親母親。今年也當爸爸了,真的感同身受,不容易的一家,致敬!

  張建青:看著那背影,酷似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描述,禁不住淚如雨下!為孩子,為父親,為母親。

  金餅餅LEE:原來是他。!我喜歡的《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的元素》,《安迪沃霍爾日記》,《十首歌里的搖滾史》出自他!非常感謝!我也等《本雅明書信集》的到來,我會送給身邊每一位喜歡本雅明的朋友一本。

  圓圓狗頭:啊,原來是翻譯《絲綢之路紀行》的老師。這本書專用語極多,當時還感嘆譯者一定下了很大功夫。

  vanilla味兒的piggy:前些天在讀《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電影的元素》,那么精準而富有情感魅力的譯文…沒想到譯者與他的家人背后竟有這樣一段故事。

  呂:看哭了好幾次,明白了什么叫相依為命。小宇雖然精神有些問題,但是得到了父母滿滿的愛。祝福小宇早日康復(fù),越來越好!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yanfa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xué)習(xí),文圖內(nèi)容如存在錯誤或侵害您的權(quán)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本站承諾2小時內(nèi)完成處置反饋工作。Tags: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