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到初七有哪些習俗和禁忌?有些事要這樣做,有些事可不能做
馬上就要到春節(jié)了,在我們的傳統(tǒng)習俗里,春節(jié)要從初一慶祝到初七,而真正意義上的過完年則是過完正月十五。我們從小到大都知道從初一到初七都有不同的習俗和禁忌,那么本篇文章我么就一起來看看都有什么吧。
初一到初七的習俗
初一
在正月初一的時候不能用掃帚打掃衛(wèi)生,否則的話會掃走這一年的運氣,也有可能會導致財產(chǎn)流失。如果必須要掃地的話,那要全面打掃一遍。至今還有一些地區(qū)保留著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在除夕之前要把自己的房子院子打掃干凈,在大年初一的時候,不能用掃帚,也不清理垃圾,準備一個大大的桶,裝滿廢水,并且在這一天倒掉。在新年的時候也不可以打碎什么東西。因為打碎了就預(yù)示著可能要破產(chǎn),如果碎了,要趕緊說一下「歲(碎)歲平安」。
初二
在大年初二的時候,出嫁的女兒要和自己的對象同行回到娘家,這一天被叫為「迎婿日」。在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要多準備一些禮品或者紅包,當見到親人或者小孩的時候,分發(fā)一下這些東西,當然也要在娘家吃午飯,不過必須在晚上之前返回到婆家。
初三
大年初三這一天又被叫做“赤狗日”,與「赤口」同音,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出去拜年,據(jù)古老的民俗傳言這一天很容易與他人發(fā)生口角爭執(zhí)。不過時至今日,現(xiàn)在的人對這個看法已經(jīng)漸漸地淡忘了,春節(jié)親人難得團聚,在乎這件事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在這一天的時候,不宜出遠門,有傳說言,這一天灶王爺會來查戶口。
初五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通常在天微微亮就起床,放鞭炮,打掃衛(wèi)生。鞭炮要從里往外去放,并且在放的時候要邊放邊往門外走。據(jù)說是要將一切不吉利的事情全部轟走。在這一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初六
大年初六,各種商業(yè)店鋪開始營業(yè),并且要大放鞭炮。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那些滿 12 歲的男孩,因為 12 是 6 的兩倍,這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jié)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初七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jù)《占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chuàng)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不管做什么都要懂得尊重。
初一到初七的禁忌
大年初一
首先是不要熬夜,這個有著“大年初一禁晝寢”的說法,因為如果你前一天晚上熬夜的話,那么就會白天睡覺,可是你在這一年的頭一天就睡覺,那么你可能在新的一年里就會懶散哦。
第二個是不要洗頭洗衣服還有洗澡,最好在前一天的除夕夜完成,甚至最好在大年二十九的時候完成,所謂辭舊迎新,即使身上穿的衣服不是新的,但是最好也是干凈整潔的,清清爽爽的迎新,不然可能會沖掉財運哦。
大年初二
大年初二一般是媳婦回門的日子,當然也有地方,把大年初二當成忌日,祭奠前一年里去世的家人,而且親朋好友也會上門哀悼,所謂死者為大嘛。在這一天,記著一定要準備禮物,因為財神是不喜歡摳門的朋友的。而且最好多準備幾份禮物,最好是雙的倍數(shù)。依然提示,不要洗衣服,三天年里,其實就不要洗衣服。
大年初三
大年初三里我們重點談一談吃食方面的禁忌。初三是赤狗日。赤狗是古代讖緯家所謂五帝之一,即南方之神司夏天,遇之不祥。所以,初三還是老老實實在家呆著,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所以也有著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zhuǎn)。反正歸根結(jié)底,初三這一天你就不要出門了,在家里待著就好,不然可能要走霉運。當然,十里不同俗。
大年初四
大年初四是接神日,也就是迎接灶神的意思,為什么迎接灶神還在財神前面呢?因為灶神是管著我們的嘴啊,畢竟只有吃飽了才方便干事兒的嘛。而且這一天其實和初三一樣,不方面外出,最好待在家里,因為如果你迎接神靈不夠誠意的話,你這一年可能依然要走霉運。
大年初五
初五這一天,是迎財神的日子,畢竟現(xiàn)在這年頭錢最重要嘛,因此在初五,很多家里都會比較熱鬧,在農(nóng)村可能也會大放鞭炮來迎接,而且這一天又寓意,就是表示接下來的日子百無禁忌、諸邪不侵。所以,一定要把家里的垃圾清掃干凈、送出門,這叫做“送窮”!
大年初六
大年初六是馬日,寓意龍馬精神、馬到成功。而且這一天如果見到乞丐,最好大發(fā)善心。
大年初七
初七傳說是造人的日子,因為女媧造人指的就是這一天。而這一天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要準備上班啦,表現(xiàn)的好,老板可能會給紅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