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十大科技成就 向中國科技工作者致敬
原標題:2019中國十大科技成就:數(shù)個第一,創(chuàng)造歷史
四海網訊 盤點#2019中國十大科技成就:數(shù)個“第一”,創(chuàng)造歷史!2019年科學家們完成的硬核科技成就有點多:嫦娥四號傳回人類首張月球背影像圖,這是人類首次登陸月背,也開啟了中國科技突破新篇章;工信部發(fā)放5G牌照;“捷龍一號”首飛成功;中科院發(fā)現(xiàn)迄今最大黑洞;華為發(fā)布鴻蒙操作系統(tǒng)……
2019中國十大科技成就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的砥礪前行造就了現(xiàn)在的中國,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從探月工程到復興號,“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在2019這個波瀾壯闊的一年,我國在科技領域收獲頗豐,艱苦奮斗的中國人完成了一項項舉世矚目的成就。
2019年科學家們完成的硬核科技成就有點多:嫦娥四號傳回人類首張月球背影像圖,這是人類首次登陸月背,也開啟了中國科技突破新篇章;工信部發(fā)放5G牌照;“捷龍一號”首飛成功;中科院發(fā)現(xiàn)迄今最大黑洞;華為發(fā)布鴻蒙操作系統(tǒng)……
那么2019中國十大科技成就都有哪些呢?
1、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qū),并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這也是2013年“嫦娥三號”成功著陸月球正面之后,中國探測器再度造訪月球,并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月球正面與背面均成功完成探測器軟著陸的國家。
2、11月23日上午8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配套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fā)射第50、51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這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19次飛行。值得一提,截至6月底,GPS只有31顆在軌衛(wèi)星。至于其他兩大導航系統(tǒng),歐盟“伽利略”擁有22顆定位衛(wèi)星,俄羅斯“格洛納斯”擁有24顆,另外日本擁有4顆區(qū)域性“準天頂”衛(wèi)星,印度也僅擁有6顆。
3、12月5日上午11時,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105架機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第四跑道起飛前往南昌。據(jù)悉,105架機主要承擔剎車調參、排液、電源、防火、環(huán)控等試飛任務,以及高溫高濕和高寒等專項試飛。
4、9月25日11時28分,習主席走上機場聯(lián)檢大廳的投運儀式主席臺,鄭重宣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運!”全場隨即響起熱烈掌聲。當日16時23分起,來自7家國內航空公司的7架大型客機依次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起飛,分別前往廣州、上海、成都、延安、杭州、福州、廈門,標志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通航。
5、10月1日上午,在國慶70周年大閱兵中,東風-41核導彈方隊在32個裝備方隊中壓軸出場。這是東風-41核導彈首次公開亮相。揭開神秘面紗同時,電視直播的解說詞中介紹:“戰(zhàn)略制衡、戰(zhàn)略攝控、戰(zhàn)略決勝,東風-41洲際戰(zhàn)略核導彈,是我國戰(zhàn)略核力量的中流砥柱!”
6、11月17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暨第二艘航母順利通過臺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例行訓練。據(jù)悉,首艘國產航母11月14日上午離開大連造船廠,展開為期五天的第九次出海試航。11月19日,首艘國產航母駛入三亞軍港,宣告其首次遠航順利完成。
7、9月30日晚22時許,皖南夜幕下的特高壓古泉換流站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調試工作。“特高壓古泉站極1低端站系統(tǒng)調試所有啟動試驗項目已完成,試驗結果正確!”調試總指揮匯報完畢,換流變壓器上的一排排風扇隨即轉動。
8、3月12日,亞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完成通關手續(xù),從江蘇連云港開啟首航之旅。這標志著完全由我國自主研發(fā)、建造的疏浚重器“天鯤號”正式投產。“天鯤號”是現(xiàn)役亞洲最大的絞吸挖泥船“天鯨號”的升級版,全船長140米,寬27.8米,最大挖深35米,總裝機功率25843千瓦,設計每小時挖泥6000立方米,絞刀額定功率6600千瓦,是目前亞洲最大、最先進的絞吸挖泥船,也是目前世界上智能化水平最高的自航絞吸船。
9、9月25日,隨著重達473噸的鋼桁梁完成精準聯(lián)結,被橋梁專家稱為“世界在建難度最大”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鼓嶼門航道橋成功合龍,標志著世界最長、中國第一座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貫通。
10、9月26日,半潛式鉆井平臺“藍鯨2號”命名儀式在煙臺舉行。此次儀式結束后,“藍鯨2號”將離港作業(yè)。“藍鯨2號”由中國海工企業(yè)中集來福士設計建造,是目前世界上作業(yè)水深、鉆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鉆井平臺。平臺長117米,寬92.7米,高118米,自重43725噸,最大作業(yè)水深3658米,最大鉆井深度15250米,可以在全球95%的海域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