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到黑洞照片意味著什么 黑洞是怎么形成的
2019-04-10 13:44:17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黑洞形成過程:
某一個恒星在準備滅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縮,塌陷,發(fā)生強力。當核心中所有的物質都變成中子時收縮過程立即停止,被壓縮成一個密實的星體,同時也壓縮了內部的空間和時間。但在黑洞情況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質量大到使收縮過程無休止地進行下去,連中子間的排斥力也無法阻擋。中子本身在擠壓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為粉末,剩下來的是一個密度高到難以想象的物質。由于高質量而產(chǎn)生的引力,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體都會被它吸進去。
黑洞是什么
理論上,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存在的一種天體。它具有的超強引力使得光也無法逃脫它的勢力范圍,該勢力范圍稱作黑洞的半徑或稱作事件視界(event horizon)。
黑洞在不少科幻小說和《星際穿越》等影視作品中都有描述。PC端百度搜索“黑洞”這一關鍵詞時,還有一個動畫彩蛋,演示了將所有頁面信息吞噬的效果。它擁有巨大的質量(引力),其周圍的一切物體會被吸收,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逃脫的天體。因為沒有光的反射,所以在理論上,我們是看不見黑洞的。
黑洞雖然無法直接觀測,但存在間接感知其存在、探測其質量的方法。2017年,美國卡耐基科學研究所科學家就觀測出有史以來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是太陽的8億倍。而此次發(fā)布會,或將為我們帶來一張黑洞的“證件照”。
宇宙中,根據(jù)質量,天文學家們將宇宙中的黑洞分成三類:恒星級質量黑洞(幾十倍-上百倍太陽質量)、超大質量黑洞(幾百萬倍太陽質量以上)和中等質量黑洞(介于兩者之間)。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jianyu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