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生活百科

科學家驗證平行時空 科幻劇情可能走入現(xiàn)實你準備好了嗎?

2019-07-10 20:59:31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新京報

  %E5%A4%AA%E9%98%B3%E8%83%BD%E5%8F%91%E7%94%B5%E7%B3%BB%E7%BB%9F,%20%E5%AE%87%E5%AE%99%E5%A4%A7%E7%88%86%E7%82%B8,%20%E5%A4%A7%E7%88%86%E7%82%B8%E7%90%86%E8%AE%BA,%20%E5%87%BA%E7%8E%B0.jpg

       星羅萬象

  自由中子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穿越到鏡像宇宙?科學界不拒絕哪怕最離奇的猜想,但要通過檢驗之后才能成為科學理論。

  近日,據(jù)《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橡樹嶺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枚原子彈的誕生之地)的物理學家利婭·布魯薩爾(LeahBroussard)和她的團隊,試圖在實驗室里檢測鏡像平行宇宙是否存在,來解決在中子衰變研究領域已經存在了40年的一個難題。

  用科幻設定來解決科學問題,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何謂鏡像平行宇宙

  其實,所謂科幻設定,本就是用來科學發(fā)現(xiàn)。比如鏡像平行宇宙,實際上涉及兩個基礎量子物理學概念,宇稱(鏡像對稱),以及概率解釋延伸出來的“平行時空”。

  在我們生活里,可以看到很多簡單鏡像,也就是左右對稱的圖形。在經典物理學領域,左右方向也是完全一致的,鏡子里的世界跟鏡子外的世界都可以完美地存在。但在量子力學領域里,這種對稱性被楊振寧和李政道發(fā)現(xiàn)的“宇稱不守恒”打破了,從而揭開了當時著名的“-之謎”,即在弱作用力(四種基礎作用力之一)參與的核反應過程中,宇稱是不守恒的。

  不僅如此,楊、李還設計出了實驗來證明這種不守恒導致的效應,華人科學家吳健雄女士很快做出了其中一個實驗,從而證明楊、李的理論是對的,推翻了長期以來默認的“宇稱守恒”,震驚了物理學界——在量子力學里,鏡子里面的世界,跟鏡子外面的世界,竟然是不一樣的。

  至于平行宇宙,科幻迷已經很熟悉了。在量子的概率波解釋里,關在箱子里那只可憐的“薛定諤的貓”,在被觀測之前,既是死的,也是活的,是兩種狀態(tài)的疊加態(tài)。在被觀測之后,它被理解變成只有一種狀態(tài),要么是死的,要么是活的。

  那么,另一種狀態(tài)哪里去了?有一種解釋認為,另一種狀態(tài)依然存在,是我們的宇宙發(fā)生了分裂,在平行時空里,那只貓變成了另一種狀態(tài)。

  量子世界的這種變化和解釋,跟我們生活經驗、經典物理是完全不一致的。對于這種“平行宇宙”解釋,同意者無法證實,反對者也無法證偽?纯矗覀兪煜さ目苹眉俣,竟然來自科學家最初的異想天開。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zhaoy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