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紅縣長玩抖音竟是為了這個 直播時長打敗全國99%用戶是怎么做到的
多倫實踐
9月6日,多倫縣教育局局長黃樹林做客“快手”問政直播間。直播的上半場,黃樹林埋頭讀材料,直播間里網(wǎng)民開始不耐煩,教育局作為最受關注的部門之一,網(wǎng)民溝通的訴求強烈。焦躁的情緒開始在直播間蔓延。
“領導你怎么不看屏幕呢?”“這是快手問政還是工作總結?”“我們的問題你都不能回答?”……一連串的詰問開始刷屏。意識到網(wǎng)民的互動訴求后,黃樹林開始回應網(wǎng)民的提問,直播間里的氣氛也逐漸緩和。
基層政府初涉政務直播,內(nèi)容單一和形式呆板是一個共性問題。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邱鴻峰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政務直播不是一種隨意的行為,它必須被視為政府的公共關系或者媒體關系活動,所以直播之前應當要有策劃。直播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在于策劃的活動或者事件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或話題性。
學者們認為,政務直播的生命力取決于是否能建立公信力、是否能解決實際問題。
邱鴻峰認為,信任的建立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而它的失去卻非常容易。這種信任來自公眾與政府部門長期互動的經(jīng)驗。
“作為直播者,必須清楚直播的內(nèi)容、主題和直播想要達到的目的,是證明政府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問題雖然一時難以解決但政府有足夠的‘誠意’去解決。”邱鴻峰說。
在汪玉凱看來,“報喜不報憂”是政府治理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這導致百姓對政府信任度不高。他認為,政務直播不能變成一個表揚的平臺,而是一個公眾不斷提出問題、政府能夠介入解決問題的平臺。
然而,地方的政務直播實踐,仍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挑戰(zhàn)無處不在。
劉建軍認為,不同的地方政府,它有不同的難處。政務直播往往風險極大,形成棘手輿情很難處理,地方如果不穩(wěn)定因素太多,政務直播會成為累贅。在多倫的實踐過程中,爭議也未曾間斷,劉建軍坦言,有領導干部仍在用嘲笑的眼光看待多倫的實踐。
汪玉凱建議不妨讓政務直播先“野蠻生長”,等全國形成普遍趨勢后,再建立相對規(guī)范的指令性的制度。
今年以來,多倫縣舉辦了五期“網(wǎng)紅”培訓班,培訓內(nèi)容是“快手”“抖音”的運營和短視頻制作,目的是提高干部的媒介素養(yǎng)。
劉建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下一步,多倫縣的政務直播將擴大至各鄉(xiāng)鎮(zhèn)、二級單位和執(zhí)法機構,縣長和各副縣長都將加入直播的行列。他說,“屆時我將帶頭做第一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