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登月在路上 回顧中國航天發(fā)展之路
70年登月在路上 70年登月在路上有哪些重大發(fā)現(xiàn)?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航天,也已經(jīng)走過63年;仡^看來,它的每一幕依然激動人心。
長征、東方紅、尖兵、實踐、風云、中星、神舟、天舟、天宮、悟空、墨子、張衡、嫦娥……這些航天任務單看優(yōu)雅別致的名字已經(jīng)讓人印象深刻,而背后的成就更是不可思議。
第一幕: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1955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絕對核心機構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核心創(chuàng)始和命名人之一、麻省理工學院正教授、加州理工學院正教授、V2火箭及其總師馮·布勞恩審問組成員、美國空軍顧問/上校、卡門·錢公式和錢學森彈道命名者——錢學森博士,要回去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搞“航天”。
在此之前,蘇聯(lián)和美國通過強大的技術積累已經(jīng)成為世界范圍內航空航天人才的唯二選擇,回到中國基本意味著錢學森要放棄他的輝煌學術生涯。但也正是他的歸來,給剛剛成立的新中國帶來了航空航天發(fā)展的最寶貴機會。
1956年,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錢學森擔任首任院長,中國航天正式起步。
1960年,中國第一枚導彈起飛;
1966年,中國第一枚裝載核武器的導彈起飛;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枚火箭起飛,成功將首枚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
東方紅一號的成功正式標志著“兩彈一星(導彈、核彈、人造衛(wèi)星)”事業(yè)取得全面成功。由于獨特的軌道設計和日月引力攝動影響,49年后的今天,東方紅一號依然運行在環(huán)繞地球軌道,成為見證中華民族歷史性跨越的不朽豐碑。4月24日,也因此成為中國航天日。
錢學森不僅獲得“兩彈一星功勛獎章”,更是因為他的卓越貢獻獲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僅頒發(fā)一位的“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偉大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