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寶寺礦難零死亡救援詳情始末 消防機器人噴水百米參與救援
“最想給媳婦打個電話。”山東梁寶寺煤礦事故的一名獲救礦工升井獲救后,對救援人員說道。
今日(11月21日),11名在山東能源肥城礦業(yè)集團有限責(zé)任公司梁寶寺煤礦事故中被困井下的礦工均升井獲救,被送往醫(yī)院治療,目前生命體征平穩(wěn)。
救援過程中,當(dāng)?shù)赜糜诰陆禍氐谋鶋K就有幾十噸。此次救援還有可噴水到100米外的消防機器人下井救援。這種機器人下井后,可攜帶兩條60米長的水帶行走。
被困礦工獲救。 新京報記者 朱必勝 李陽 攝
運幾十噸冰塊到井下降溫
事發(fā)之后,當(dāng)?shù)亟M織力量展開救援。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趕到現(xiàn)場指揮。山東省政府成立的救援指揮部,調(diào)集了4支救援大隊,共144名專業(yè)人員參與救援。
一位參加救援的消防隊員表示,消防部門已派出多批救援力量參與救援,現(xiàn)場救援的主體力量是礦山救援隊,消防隊員為其提供幫助和保障。
外界一度不了解事故具體情況。
11月20日下午,救援指揮部對外通報,此次事故系井下3306掘進工作面發(fā)生火災(zāi),除11人被困外,其他人員安全升井。著火點位于被困人員后方200米位置。
兗礦集團救護大隊四中隊隊長張金紅告訴新京報記者,著火地點大約在井下1000米。
救援過程中,救援人員采取了通風(fēng)、降溫等措施,使用高壓水槍、惰性氣體等進行滅火。但是,井下救援地點溫度高、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濃度大,救援并不容易。
參與救援的棗礦救護大隊隊長晏明來告訴新京報記者,井下有大量濃煙,就像大霧一樣,能見度只有1至3米,且溫度達到 60-70℃。
除了能見度和溫度影響,井下還有有毒有害氣體,最初,井下一氧化碳濃度遠超正常人可接受的濃度范圍。
張金紅說,營救中,滅火降溫及通風(fēng)排煙很重要,救援人員還安裝了一臺風(fēng)機,并重新鋪設(shè)了風(fēng)筒,將有毒有害氣體及濃煙向外排放。
截至11月20日晚間,事故現(xiàn)場救援指揮部通過礦車將幾十噸手提箱大小冰塊運送至井下,進行物理降溫。
11月20日晚間,新京報記者在事發(fā)煤礦的井口位置看到,大量身著制服的人員正在救援,不時有救援人員下到井內(nèi)。還有工作人員將冰塊放進礦車,源源不斷地向井下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