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資上的8個字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來源出處自哪里
武漢成為疫區(qū)以來,舉國眾志成城,日韓等國際友人也紛紛伸出援手,共抗疫情。
近日,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所向湖北捐贈了一批物資——包括20000個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
在打包物資的紙箱上,除了兩國國旗、“加油中國”外,還有一行小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很多網(wǎng)友表示看到這8個字感動,錢文忠、陸渾戎等網(wǎng)絡大v,也紛紛轉(zhuǎn)發(fā)。
這8字出自日本長屋親王《繡袈裟衣緣》,《全唐詩》中收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長屋親王,是日本當時的宰相。
唐玄宗時,長屋曾經(jīng)命人制作千件袈裟,繡這四句偈語在上面,送給大唐高僧們。
鑒真禪師于是泛海東渡日本傳佛教。
這則故事,在《唐大和尚東征傳》《唐揚州大云寺鑒真?zhèn)鳌分卸加杏涊d。
唐代,日本不斷往中國派遣遣唐使交流學習。
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日本第九次派“遣唐使”,隊伍中有榮睿、普照二個和尚。二人受日本佛教界和朝廷的委托,邀請中國精通佛法的高僧去日本設壇。
據(jù)廣陵書社《唐大和上東征傳校注》等文獻記載,當時日本經(jīng)過了“大化革新”之后,農(nóng)民迫于賦稅徭役,不少棄地逃亡,私自剃度為僧,把寺院作為避難所躲避課役,導致僧侶成分復雜,紀律廢弛。而中國則有一套嚴格的戒律制度。
日本的當權者和佛教界迫切需要建立制度,于是派來了榮睿、普照。
據(jù)《唐揚州大云寺鑒真?zhèn)鳌份d,二人請求鑒真:“我國在海之中,不知距齊州幾千萬里。雖有法而無傳法人,譬猶終夜有求于幽室,非燭何見乎?愿師可能輟此方之利樂,為海東之導師乎!”
當時航海技術不發(fā)達,遣唐使也有不少喪生于大海的。
有僧人面對這樣的請求,認為“彼國太遠,生命難存;滄海淼漫,百無一至”。
而鑒真說:“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
歷經(jīng)千辛萬苦,天寶十二年,鑒真第六次終于東渡成功,此時他已雙目失明,66歲高齡。日本朝野上下非常感激,熱烈歡迎他。孝謙天皇頒詔,封“傳燈大法師”,在國寺東大寺立戒壇。
10年后,鑒真圓寂。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1500年前,日本送來袈裟,帶著這8個字。今天,日本送來了醫(yī)療物資,又帶上這8個字。
這8個字背后,是1500多年的中日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