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揭頭盔質量問題 經檢測:26批次樣品10批次不合格
此外,和運動頭盔不同,電動車乘員頭盔一般都有護目鏡,護目鏡的透過率,影響騎行者安全性能。檢測發(fā)現,有3批次樣品的護目鏡透過率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存在安全隱患。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生產電動車乘員頭盔的企業(yè),很多都是生產摩托車頭盔或其他類型頭盔為主。但不同類型的產品,生產技術要求有所不同,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電動車乘員頭盔的質量存在隱患。
江蘇國健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陸冰:根據調研,目前市場上沒有專門生產電動車頭盔的生產企業(yè)。一部分企業(yè)是由安全帽生產企業(yè)轉型。安全帽和電動車頭盔生產工藝、生產環(huán)境和技術要求不一樣,所以很難保證這些企業(yè)生產的電動車頭盔的安全性能。
記者在檢測現場看到,一些企業(yè)生產的電動車乘員頭盔,在設計、面料以及制作工藝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檢測人員認為,有的企業(yè)在材料和裝配上壓低成本,銷售上一味壓低價格,因而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成品的質量,也降低了產品的安全性能。
江蘇國健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陸冰:這兩款頭盔標稱的都是電動車頭盔,從外觀上看兩個不一樣,從安全性能來說它們也不一樣。這一款典型的就是安全帽樣式的電動車頭盔;這一款更安全,它有防護面罩護目。從內襯上來看,這一款是典型的安全帽樣式的電動頭盔,它只有一層硬質的塑料;而這一款更好,它里面有發(fā)泡材質,這個防沖擊、防震性能更好,更安全。
在調查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江蘇省市場監(jiān)管局近幾年連續(xù)對頭盔產品進行抽查:2016年,抽查運動頭盔120批次,有96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80%;2019年,抽查運動頭盔50批次,有1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24%;2020年,抽查運動頭盔26批次,有10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為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