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突變株現(xiàn)身廣東意味著什么?尼日利亞突變株有何特殊之處?

2021-03-18 09:40:13來源:四海網綜合

  最擔心的事情可能發(fā)生了

  偶然發(fā)生的復制錯誤,也可能讓病毒特性發(fā)生明顯改變。科學家們一直都擔心,會出現(xiàn)一種新冠變異株,讓人類花大力氣研制的疫苗失效。

  “尼日利亞株”就具備這樣的潛質,這也是全世界為何如此關注的原因。

  何劍峰介紹,尼日利亞突變株是在“英國株”與“南非株”的基礎上變異而來,有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尼日利亞突變株的D614G、Q677H位點發(fā)生突變,這兩個位點的變化讓病毒進入細胞的能力增強,進而增強病毒的傳播能力;

  二是與“英國株”相同,尼日利亞突變株的S蛋白存在3個氨基酸缺失,這同樣將增強病毒進入細胞的能力,增加病毒的感染力;

  三是“尼日利亞株”擁有與“南非株”相同的E484K突變,這一位點是新冠病毒抗體或疫苗產生作用很重要的靶位點。如果這個位點發(fā)生變異,會增加抗體對病毒的識別難度,從而使病毒逃避“追殺”;

  四是尼日利亞突變株的S蛋白N端結構域的Q52R和A67V出現(xiàn)了氨基酸替代,由于新冠病毒的N端結構域具有很高的抗原性,這個區(qū)域發(fā)生突變,容易導致“抗體中和逃逸”現(xiàn)象出現(xiàn)。

  在這里有必要解釋一下什么是抗原性和“抗體中和逃逸”。

  病毒入侵人體時,需要依賴自身的特殊結構與人體細胞上的受體結合,才能感染細胞,并進一步擴增。能與細胞受體結合的這種特性就叫做抗原性。

  假如人體因為自然感染新冠病毒或接種疫苗產生了抗體,當新冠病毒再次“進犯”,抗體就會與病毒的抗原結合,產生“中和”作用,阻斷病毒與細胞受體的結合,讓人不會再次感染。

  但如果入侵的病毒“改頭換面”,改變了具備抗原性的結構,抗體“認不出”病毒,或無法與病毒抗原結合,就會導致病毒逃脫抗體的中和作用,人體可能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簡單來說,“尼日利亞株”的前兩個特性讓它變得感染性更強、更容易傳播;后兩種特性會讓它更容易逃脫抗體的追殺,可能導致疫苗失效。

  不過何劍峰表示,目前國內外關于疫苗對“尼日利亞株”的效果還缺乏足夠的研究數(shù)據(jù),目前對于疫苗可能失效的判斷仍主要是理論上的推斷,還需要更多實驗室的研究。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yanfa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文圖內容如存在錯誤或侵害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本站承諾2小時內完成處置反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