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給媽媽的信看哭了無數(shù)人 字里行間說不盡對母親的思念與愧疚
“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他們說,我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我知道,這粒種子,是媽媽您在我幼年時種下的!”
2010年,在袁隆平院士80華誕。湖南衛(wèi)視為他舉辦了“為了大地的豐收”專場文藝晚會,晚會上,袁院士寫給母親的信《媽媽,稻子熟了》感動了在場所有觀眾,字里行間,說不盡對母親的思念與愧疚。
袁隆平動情寫到:袁院士曾寫到,母親是那個影響了自己一生的人。對于把一生都奉獻給雜交水稻的袁院士來說,沒能多陪伴母親,是他永遠的后悔與遺憾。今天,袁隆平院士逝世,讀完這封舊信的網(wǎng)友紛紛留言:讀到一半就已淚流滿面,可愛的袁爺爺,要去和媽媽團聚了。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整理了信件原文,紀念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2010年,在袁隆平院士80華誕之際,湖南衛(wèi)視為他舉辦了“為了大地的豐收”專場文藝晚會,晚會上,主持人朗誦了袁院士寫給母親的信《媽媽,稻子熟了》,字里行間,說不盡對母親的思念與愧疚。
以下為信件原文:
稻子熟了,媽媽,我來看您了。
本來想一個人靜靜地陪您說會話,安江的鄉(xiāng)親們實在是太熱情了,天這么熱,他們還一直陪著,謝謝他們了。
媽媽,您在安江,我在長沙,隔得很遠很遠。我在夢里總是想著您,想著安江這個地方。
母親懷抱1歲的袁隆平,哥哥隆津坐在旁邊
人事難料啊,您這樣一位習慣了繁華都市的大家閨秀,最后竟會永遠留在這么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還記得嗎?1957年,我要從重慶的大學分配到這兒,是您陪著我,臉貼著地圖,手指順著密密麻麻的細線,找了很久,才找到地圖上這么一個小點點。當時您嘆了口氣說:“孩子,你到那兒,是要吃苦的呀……”
我說:“我年輕,我還有一把小提琴。”
沒想到的是,為了我,為了幫我?guī)『ⅲ涯餐系搅税步。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媽媽您哪!您哪里走得慣鄉(xiāng)間的田埂!我總記得,每次都要小孫孫牽著您的手,您才敢走過屋前屋后的田間小道。
安江是我的一切,我卻忘了,對一輩子都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您來說,70歲了,一切還要重新來適應(yīng)。我從來沒有問過您有什么難處,我總以為會有時間的,會有時間的,等我閑一點一定好好地陪陪您……
哪想到,直到您走的時候,我還在長沙忙著開會。那天正好是中秋節(jié),全國的同行都來了,搞雜交水稻不容易啊,我又是召集人,怎么著也得陪大家過這個節(jié)啊,只是兒子永遠虧欠媽媽您了……
其實我知道,那個時候已經(jīng)是您的最后時刻。我總盼望著媽媽您能多撐兩天。誰知道,即便是天不亮就往安江趕,我還是沒能見上媽媽您最后一面。
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我真的好后悔。媽媽,當時您一定等了我很久,盼了我很長,您一定有很多話要對兒子說,有很多事要交代?晌以趺淳湍敲春磕!這么多年,為什么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實驗,少出一天差,坐下來靜靜地好好陪陪您。哪怕……哪怕就一次。
媽媽,每當我的研究取得成果,每當我在國際講壇上談笑風生,每當我接過一座又一座獎杯,我總是對人說,這輩子對我影響最深的人就是媽媽您啊!
無法想象,沒有您的英語啟蒙,在一片閉塞中,我怎么能夠閱讀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文獻,用超越那個時代的視野,去尋訪遺傳學大師孟德爾和摩爾根?無法想象,在那個顛沛流離的歲月中,從北平到漢口,從桃源到重慶,沒有您的執(zhí)著和鼓勵,我怎么能獲得系統(tǒng)的現(xiàn)代教育,獲得在大江大河中自由翱翔的膽識?無法想象,沒有您在搖籃前跟我講尼采,講這位昂揚著生命力、意志力的偉大哲人,我怎么能夠在千百次的失敗中堅信,必然有一粒種子可以使萬千民眾告別饑餓?
他們說,我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我知道,這粒種子,是媽媽您在我幼年時種下的!
稻子熟了,媽媽,您能聞到嗎?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還留著熟悉的歡笑?隔著21年的時光,我依稀看見,小孫孫牽著您的手,走過稻浪的背影;我還要告訴您,一輩子沒有耕種過的母親,稻芒劃過手掌,稻草在場上堆積成垛,谷子在陽光中畢剝作響,水田在西曬下泛出橙黃的味道。這都是兒子要跟您說的話,說不完的話啊……
媽媽,稻子熟了,我想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