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丘賣萌賺900億美元 萌趣皮卡丘趕超小豬佩奇
從“賣萌”到賣“萌”:萌文化催生的萌經(jīng)濟
“賣萌”不僅能“賣出好感”,還能“賣出真金白銀”。熊本熊就是成功案例,它本來只是日本熊本縣的吉祥物,但硬是憑著一己之萌,造就了一座城,據(jù)日本銀行熊本支行的推算,2011年到2013年之間,它的經(jīng)濟收益就達到了1244億日元。
LINE表情包一年賣到2.7億美元
把賣萌變現(xiàn)的最佳代表之一了,還有Line和ta的小伙伴們,這是來自韓國的一個社交軟件,光是賣表情包,一年就能賺2.7億美元,再加上各種周邊、線下實體店,主題樂園、主題餐飲店,還有和各種品牌合作的服裝鞋子配飾等等,總有一款投你所好。
怎樣的“萌物”才能真正賣得動呢?
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從此再也沒能管住錢包里的錢,那么問題來了,所有的萌物都能賺錢嗎?
有人就分析過,首先得有辨識度,尤其是顏色,“皮卡丘”和“小黃人”很受歡迎,跟亮黃色的外形有很大關(guān)系。
其次性格要多元,最好有點反差或者幽默感,比如“小黃人”,看似呆萌無害,但是又經(jīng)常搞怪,時不時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形成一種“蠢萌”的感覺。
最后,想要成為大“萌物”IP,必須要有國民性,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男女通吃,老少咸宜,親和力很重要,像電影《頭腦特工隊》里,人物形象按照喜怒哀樂設(shè)計的,所以有些看起來就不那么親和,給人一種距離感,所以衍生品的銷售就會有局限。
在這其實有一個營銷捷徑,就是借用動物的形象,有試驗就表明,帶有動物卡通形象的零食,比沒有動物卡通的,消費者購買意愿會增加25%左右。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喜歡用動物,作為企業(yè)的卡通形象。比如京東的狗、天貓的貓、蘇寧的小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