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知識大全

中宣部授予杜富國時代楷模稱號 杜富國英勇事跡回顧

2019-05-24 09:36:42來源:四海網綜合中青網

39.jpg

  這是一雙什么樣的眼啊?

  雙眼球已被摘除。2018年11月24日,當掃雷大隊為躺在病床上的杜富國頒授一等功獎章時,他習慣性地低下頭,真想端詳一下一等功獎章的模樣。

  這是一雙什么樣的手啊?

  雙手已被截肢。2019年春節(jié),杜富國用紗布層層纏繞,將硬筆捆于殘臂,在白紙上艱難地寫下“春節(jié)快樂”4個大字,向全國人民拜年。

  幾個月過去了。他排雷負傷前對戰(zhàn)友說的那句“你退后,讓我來”傳遍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印在了“感動中國”的豐碑上,更印在了億萬人民心中……

  “這就是我的使命,一個聲音告訴我:我要去掃雷”

  “這里共有113塊雷區(qū),面積約81.7平方公里,在雷區(qū)附近生產生活的我方邊民達5000余戶5萬余人。密布的地雷威脅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制約著邊疆建設的發(fā)展。繼第一次、第二次大面積掃雷行動后,2015年,國務院、中央軍委啟動第三次大面積掃雷行動,明確要求徹底清除雷患。”原掃雷大隊大隊長陳安游介紹說。

  “我感到這就是我的使命,一個聲音告訴我:我要去掃雷!”杜富國說。從2015年6月開始,他和來自不同單位的400多名戰(zhàn)友,拋棄一切牽掛,義無反顧地奔赴掃雷戰(zhàn)場。

  杜富國1991年11月出生于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黨。8年多的軍旅生涯中,他有過3次重要選擇:

  第一次是參軍來到云南某邊防團,他原本可以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邊防戰(zhàn)士,卻選擇參加掃雷;第二次是來到掃雷隊后,隊長發(fā)現他的炊事技術不錯,有意安排他當炊事員,但他選擇到一線掃雷;第三次是排雷遇險時,他選擇讓戰(zhàn)友退后,自己獨自上前排雷。

  排雷兵,是和平年代離死神最近的人。杜富國明知這一次次的選擇意味著什么,但他為什么義無反顧?

  答案寫在他的請戰(zhàn)書上。2015年6月,杜富國當兵第五年。第三次大面積掃雷任務下達,他立即報名參加。在給連隊黨支部遞交的請戰(zhàn)書上,他這樣寫道:“正如我5年前參軍入伍時一樣,那時我思索著怎樣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衡量的唯一標準,是真正為國家做了些什么,為百姓做了些什么……我感到,冥冥之中,這就是我的使命。”

  2018年9月,滿服役期的戰(zhàn)士竇希望打算退伍,而杜富國12月份也面臨退伍。竇希望問杜富國:“走不走?”杜富國說:“活沒干完就退伍,誰來掃雷?”竇希望從此再未提退伍的事。

  杜富國負傷后,猛硐鄉(xiāng)鄉(xiāng)長盤院華流著淚說:“全鄉(xiāng)2萬畝茶園,8000畝在雷區(qū),群眾都被炸怕了。杜富國救的不只是自己的戰(zhàn)友,還有全鄉(xiāng)的百姓。”

  2018年11月16日,在杜富國負傷的老山雷場,他的戰(zhàn)友以中國軍人特有的“手拉手”方式,掃完最后一塊雷場,移交給邊疆人民耕種。至此,歷時3年多的第三次大面積掃雷任務宣告結束。

  當天,隊長李華健給杜富國打電話告知這一消息。杜富國很是激動,負傷前的情景浮現在腦海:他和戰(zhàn)友沿著雷場登上老山主峰,遠山如黛,美若仙境。掃雷兵們感嘆:“真想把它畫成一幅畫啊!”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wyh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