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dāng)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知識大全

南北方小年怎么過?南北方小年習(xí)俗區(qū)別介紹

2020-01-07 11:39:30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北方小年習(xí)俗

  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guān)東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xí)俗,因此祭灶王爺,只限于男子。糖瓜、飴糖、麻糖等吃食本為給灶王爺嘴上抹得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祭灶

  小年這天,也是漢族民間祭灶的日子。漢族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四,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祭灶對聯(lián)

  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guān)東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爺?shù)淖焐。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講壞話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

  柳腔戲《張郎休妻》、茂腔戲《火龍記》都是說的灶王爺這段故事。

  灶王最初只管火,后來受天帝委派為掌管一家的監(jiān)護神,被封為一家之主。他權(quán)力很大,卻連個土地廟大小的廟宇也沒有,只有一張畫像(木板印制的年畫)貼在灶墻上。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東廚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對聯(lián),橫批是"一家之主"。

  祭灶時要擺上棗和糖瓜等果品,糖瓜是用大麥發(fā)酵糖化而成的食品,據(jù)說是讓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說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說好話不說壞話。焚香祭拜后,將舊灶君像揭下焚化。換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爺上天找王皇大帝匯報去了。

  祭灶時還要供上碗面湯(面條),俗話說:"灶王爺本姓張,一年一頓雜面湯。"雜面湯是用白面、豆面、地瓜面混合制成,可見灶王爺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灶王臘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來,就算完成匯報任務(wù),帶著吉祥保佑一家過平安日子了。

  如今,祭灶王的人越來越少了,但過小年吃糖瓜的習(xí)俗仍在漢族民間盛行。

  臘月二十四日以后,人們開始打掃庭院、居室,清除積垢,置辦年貨,制作節(jié)日食品,一直要忙到除夕。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angn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xué)習(xí),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guān)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