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用報告怎么查?不良信息會被保存多久
一紙個人信用報告背后,關系著每個人的金融生活,特別是貸款、信用卡消費等。而哪些信息會被采集? 它們又將如何影響一個人的房貸、車貸、信用卡消費等?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披露了關于個人信用報告的相關信息。新一年,這些和信用有關的事兒,要留意了。
個人信用報告 怎么查?
根據(jù)規(guī)定,信息主體可以向征信機構查詢自身信息。在全國各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以及部分金融機構網(wǎng)點、部分地區(qū)政務大廳,都可以通過自助查詢機等進行查詢。個人信息主體有權每年兩次免費獲取本人的信用報告。第三次開始收費10元。
個人信用報告 有什么?
一共6頁的報告中除了基本的個人信息外,還包括三大類信息: 一是信貸信息:包括貸款、信用卡、擔保、租賃等;二是先消費后付款的信用信息,主要包括了電信等公用事業(yè);三是公共信息,包括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還有法院的失信被執(zhí)行人信息。如果有不良記錄,會出現(xiàn)在基本信息后面的“逾期及違約信息概要”一欄中。對于百姓關心的,水電煤氣等繳費信息,央行負責人表示,未來哪一項可以進個人信用報告,還需進一步研究。
不良信息會被保存多久?
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曉蕾說,不良信息自終止之日起,五年(后),將在信用報告當中刪除,這個是計算機自動設置的。
有不良記錄一定貸不到款嗎?
銀行方面表示,從實際操作來看,并不是一有逾期或不良,所有銀行都會對你說“不”。商業(yè)銀行內(nèi)會有一套比較科學的算法,把查到的征信信息根據(jù)實際情況加工處理,最后生成一個分數(shù),如果達到了進入門檻,仍然會繼續(xù)后續(xù)的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