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的起源和由來 除夕的來歷介紹
2020-01-18 16:20:43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除夕在我國的傳統(tǒng)中,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也是在這天,人們會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吃著年夜飯,看著春晚,那么除夕由來你知道嗎?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除夕的來歷一
傳說古時候,有一種妖怪,它叫年,它頭長觸角,異常兇猛。年身居海底,每到除夕就會從岸上來襲擊村民。每當這個時候村民們都會托兒帶女上山去避難。
有一天,村里來了一名白胡子老爺爺來乞討,那時剛好是年襲擊的日子。老爺爺走進一家,向其借宿一晚,村民說:我勸你最好趕緊上山去避難,這里隨便你住。“老人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說:不用怕我有辦法制服它。年終于來了,它看見有一家燈火通明,便走進那家一看,那位給白胡子老爺爺借宿的那家門口貼了對聯(lián),到處都是紅色的,年看見了,它冒了一身冷汗,后退了幾步。老爺爺身穿新衣,手里拿著鞭炮出來了,他把鞭炮一點,向年那邊一扔,鞭炮炸的噼啪響,年就逃跑了。原來年怕紅色呀!
原來,每到除夕過年都要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貼紅對聯(lián),這樣就會嚇跑年,如果你不這樣做,年會到你家來喲!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yh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