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知識大全

云南發(fā)現一種新蝙蝠冠狀病毒 提示新冠病毒自然界重組線索

2020-03-07 14:48:52來源:四海網綜合澎湃新聞

  原標題:云南一種新蝙蝠冠狀病毒力證新冠起源于自然!提示重組線索

  新冠病毒是如何在自然界發(fā)生重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云南新發(fā)現的另一種蝙蝠冠狀病毒,為中外科學家提供了解開這一謎題的新線索。

  這一新發(fā)現的蝙蝠冠狀病毒的Spike蛋白的S1和S2亞單位的剪切位點處有多個氨基酸插入,揭示了新冠病毒HCoV-19(即2019-nCoV或SARS-CoV-2)的S蛋白S1/S2剪切位點的自然插入和新冠病毒的可能重組來源。S蛋白是新冠病毒與人類細胞受體ACE2結合的關鍵,相當于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而上述剪切位點的插入此前被持陰謀論者認為是人工干預。

  以上科研成果來自中外聯(lián)合科研團隊,由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山東省高等學校新發(fā)傳染病病因流行病學實驗室、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聯(lián)合團隊的研究人員于當地時間3月5日發(fā)表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論文尚未經同行評議。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團隊報告了一種新的蝙蝠來源冠狀病毒,命名為RmYN02,是在2019年5月至10月期間從中國云南省收集的227只蝙蝠的基因組分析中鑒定出來的。

  研究顯示,RmYN02和新型冠狀病毒HCoV-19在全病毒基因組中的同源性為93.3%,在與HCoV-19最接近的1ab基因中的同源性為97.2%。相比之下,RmYN02受體結合域(RBD)與HCoV-19之間呈現低序列同源性(61.3%),可能不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結合。

  然而,與HCoV-19相似,RmYN02的特點是在S蛋白的S1和S2亞單位的剪切位點處有多個氨基酸插入。研究團隊認為,這就有力證明了這種插入事件在自然界中是可以發(fā)生的。

  這些數據表明,HCoV-19源于蝙蝠和其他野生動物中存在的病毒之間的多重自然重組。

  該論文通訊作者為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山東省高等學校新發(fā)傳染病病因流行病學實驗室主任史衛(wèi)峰,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病毒傳播預警與致病機制研究組組長、項目研究員畢玉海,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綜合保護中心景觀生態(tài)組組長、副教授Alice Catherine Hughes。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wangn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