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的心,我懂!

時間:2012-05-07   投稿:jerry   在線投稿:投稿

  從打小記事起,我就能讀懂娘的心。

  娘命苦,娘的童年更苦。娘出生在南召縣皇后村,家境貧寒的娘,五歲跟著外婆逃荒要飯時,被人販子偷走賣到了我們七里坪鄉(xiāng)高皇村一戶深山人家當童養(yǎng)媳。洗衣、做飯、砍柴、放牛、喂豬,挨打受罵,沒進過一天校門,一個字也不認識。娘說她童年的眼淚能流成河。直到解放那年,由公社干部做主,才嫁給了忠厚、老實的父親。也許是小時候缺乏營養(yǎng),娘不僅瘦弱,且到了二十九歲還不能生育。父親說娘喝的藥水足有幾大缸。娘曾抱養(yǎng)了三個女孩,可兩個夭折,一個養(yǎng)到四歲又被親娘要了回去。直到父親三十七歲,娘三十一歲時才生育了姐姐。能生育的娘不僅想要閨女,更想養(yǎng)個兒子。于是,我們先后出生的六個姐妹,被娘像提莊稼苗一樣,留三個溺死三個。

  娘給我起名“改娃”,我懂娘是在盼兒子,娘給妹起名“清娃”,我懂娘更想要個男孩。七二年,娘終于生下了弟弟,生性好強的娘總算在村里抬起頭來。然而,可愛的弟弟在一歲多時,卻突然得了驚風,村醫(yī)雖救了弟弟的命,可因吃了牛黃而成了傻子。娘哭干了眼淚,傷透了心。于是,我們姐妹三人便是娘的生命支柱。

  從我入學起,我更加明白娘的心。

  一、二年級,我在隊里的復式班上學。村里共有三十多戶人家,兩班共有八、九個學生。教我們的王改芝老師是民辦教師,高小畢業(yè),是同村的。丈夫是軍人,王老師一人帶著小孩,一人包兩個班。一年級學生上課時二年級學生做作業(yè)或自習,二年級學生上課時一年級學生做作業(yè)或自習。我是班長,學習很好,作業(yè)本常被拿到村小去展覽。在隊里念書時,一吃過飯娘常常讓我早到學校,幫王老師看孩子、掃地、提水。娘說學習好的學生老師喜歡,學習好還勤快、聽話、懂事的孩子老師更喜歡。

  記得念二年級秋季的一天,我又去離校一百來米的井里提水。誰知腳一滑掉進了一人多深的井里,棉衣濕透,刺骨的井水激得我牙齒打顫、渾身打顫、滿臉烏紫。當我被人救上來時,娘也驚慌地趕到了。見到王老師,娘邊抱我回家邊一個勁地給王老師道歉,還說是我做事太毛糙給老師添麻煩。

  娘平時自己舍不得吃,卻總是給王老師送東西,還常常去找王老師。那時,我們院子里有棵桃樹,桃子一熟,娘就挑些個大、色正的送給王老師。我們總是眼巴巴無奈地看著娘㧟著籃子走出家門;來了親戚,包餃子、榨油饃,娘總是給王老師送去些;端陽節(jié)的早上,娘總是第一個給王老師送去雞蛋、粽子、熟蒜瓣。看著那些甜甜的糯米粽子被送走,三歲的小妹妹死死拉住娘的衣角娃娃大哭。

提示:試試"← →"鍵可實現(xiàn)快速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