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父親

時間:2012-05-29   投稿:jerry   在線投稿:投稿

  掐指算來,父親已經(jīng)是七十三歲的老人了,早已到了古稀之年。但是,暮年的父親并未歇息,在兒女的呵護中安閑度日。父親就像跋涉在故鄉(xiāng)田野上的老黃牛,似乎生來就是勞累奔波的命,他為了母親,為了這個家,依舊下田勞作,并在農(nóng)閑時節(jié),趕著一輛破舊的毛驢車,到四鄉(xiāng)八鄰收破爛,為的是多賺些錢為中風(fēng)的母親買藥治病……這就是夕陽下的父親,他歷經(jīng)了歲月的滄桑和生活的磨難,依舊步履蹣跚地打造和經(jīng)營自己的生活。

  想起父親,我的心情格外沉重。但沉重之余,欽佩之情漾于胸間。我說的是父親的人品和在艱難中不曾泯滅的對未來生活的深情渴望。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在品讀和思索著我的父親,我愈來愈強烈地體驗到,這個誕生于鄉(xiāng)村的熱血男兒,在組建了屬于自己的家庭后,他的心就一刻沒有輕松過。為了眾多的兒女,為了我的母親,父親必須是一座山,或是銅墻鐵壁,在災(zāi)難或厄運到來的時刻,讓他的親人看到希望。記得十年前我不慎摔傷致癱住院,父親仆仆風(fēng)塵從東北農(nóng)村老家趕來。這是我參加工作后十年父子第一次見面。望著淚水縱橫的父親,我傷感得說不出一句話。我知道,因為我的傷殘,年邁的父親負重的心靈又壓上了一塊無形的巨石,讓他的晚年透不過氣來。但是父親并沒有忘記對他兒子的教誨,他拉著我的手說:“不論將來能不能走路,你的心一定要站起來!人活在世上總會遇到許多坎兒,跨過去了,生活還有盼頭!”我至今依舊記著父親的話,那些不堪回首的日子,我不知道我是怎樣熬過來的。但我知道,厚重綿長的父愛,是我闖過人生難關(guān)無法替代的勇氣和力量。

  在遼河岸邊那座秀麗的村莊,父親曾是有口皆碑的紅人和好人。父親并無多少傳奇的色彩,他自始至終地保持著對這片土地虔敬的膜拜和對父老鄉(xiāng)親的憐惜。解放初期曾參加過土改的父親,忙里偷閑地上了掃盲夜校,就這樣,斗大字不識一個的父親不僅學(xué)會了識字寫字,還學(xué)會了撥拉算盤珠子,達到了高小文化程度!于是父親成了鄉(xiāng)里一名受人羨慕的會計,并在十九歲那年光榮入黨。但少年得志的父親并未風(fēng)光多長時間,也許太顧及農(nóng)民的饑苦,父親走馬上任當(dāng)會計的第二年秋,他私下做主,把本村的部分公糧分給了臉呈菜色的村民!父親的善舉使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回村種田,并被開除黨籍!我不知道那幾年父親是怎么走過來的,在我童年時代的最初記憶中,父親是生產(chǎn)隊長,他的黨籍也被組織恢復(fù)了!穿越漫長的時光隧道,我看到了曾經(jīng)魁梧的父親。他應(yīng)該是王國福式的普通農(nóng)民,一心為公,全身心地“抓革命,促生產(chǎn)”。依稀記得上世紀70年代,父親作為縣里的代表,曾到山西的大寨參觀過!凱旋歸來的父親精神抖數(shù),父親說他和郭風(fēng)蓮握過手……

提示:試試"← →"鍵可實現(xiàn)快速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