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高三之事(2)

在忙碌又緊張的課余生活中,依舊可以找到些快樂的蛛絲馬跡。數(shù)高三的精彩之處,要算是“走班”上課。根據(jù)我校實際情況,我學(xué)校決定高三不分班。x課的上課方式,采取“走班”。即把x課設(shè)在同一時間,不同教室。讓各自選科之讓,相互走班而上。
在我們政治班上,二桌合一,兩人相坐,不設(shè)楚河漢界,伙伴自行挑選,位無唯一。在寬松的政策之下,我們政治班的紀律還算是嚴明,沒有特大的“侵犯”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赡,我們政治班都是文質(zhì)彬彬的,陰勝陽衰所形成的特殊班集體吧。如果把這種模式移植到物理班,歷史班,那肯定是翻天覆地的大師,唯恐天下不亂,唯以各自為界。
我們政治班的男生,在萬紫千紅的花香世界里,多少讓某些班級羨慕和嫉妒。在他人的羨慕和嫉妒眼光中,我們男生感到一份幸福。在沉沉的求學(xué)氛圍里,我們政治班的笑聲洋溢。在男生的嘴角隱隱可見。那段日子,我們政治班的男生,春風(fēng)得意,笑容滿面。
我記得一個女生,是四班。他回答問題的時候,總讓我“笑不露齒”,在老師的眼皮底下,豈能開懷大笑呢?矜持還是有需要的。同學(xué)的她,說話的聲調(diào),比機關(guān)槍發(fā)出還要快,可達音速。至于殺傷力,唯獨老師才知道了。她聲線的頻率實在太高了,幾乎無法辨聽,我想蝙蝠才是行家。我身旁而坐的阿朱也深有同感,其他同學(xué)亦然,只是心知不宣,F(xiàn)在回想起來,也未必不是一件有趣的事。
X科走班模式,深受同學(xué)們的歡迎。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年級的和睦相處性。可以說,每屆的高三,都是空前的團結(jié)的。之間的友誼——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六月氣蒙蒙,樓臺煙雨。記得2004年的6月3號。我們舉車前行,來到香洲人市二中附近,下住酒店,準備6月7日至9日的高考。3號的旁晚,陰沉沉的天空,有雨欲下。我們收拾了行裝,住進了臥房。我入住的臥室,可以用華麗來形容,電視,音箱,空調(diào),浴室應(yīng)有盡有。布置得典雅大方,雍容華貴。我無法描述我內(nèi)心的興奮,猶如在烏黑的黑夜,看到一屢耀眼的光輝的心情一樣,抱頭大哭。
在暨南大學(xué)就讀姐,也從前山匆忙趕來,送上營養(yǎng)豐富的補品。慰勞一下“涉水徒步”而來我的。看著姐姐,竟無語凝噎,唯感動在心。夜里,我便抱著這份溫馨,蓋上層厚厚的棉被,開上空調(diào),調(diào)至16度(皇帝級的享受,還是頭一次嘗試),然后安詳?shù)娜胨恕R估镉曷曌髯,偶爾響起幾?ldquo;午夜兇鈴”惡作劇——“上也尿”(酒店臥房電話免費互打)忽有“寒顫顫抖抖”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