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的友情(3)

時間:2012-03-24 14:00:38   投稿:jerry   在線投稿:投稿

  “我”和萬芳友誼的裂痕,是“我”的父母的威迫造成的。盡管作者在小說中寫了一個美好的結(jié)局——萬芳走了出來,把小刀重送給“我”,并說倆人的友誼繼續(xù)存在。

  但友誼被撕裂時的痛苦是很沉重的,——

  “我呆呆地望著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淚。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因為我對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在《羚羊木雕》中,只有奶奶才是支持“我”的。“我”在父母的追迫中,奶奶說了一句話:“算了吧,這樣多不好。”人老了,什么事情都看透了;“金也空,銀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回憶一生,也許只有溫暖的友情使自己心里甜蜜過。可是對于來日萬長的人們來說,金和銀怎么會是空的呢?

  友誼的破裂,有的由于當事人思想感情的變遷。

  有一位朋友給我說過他同另一位“友人”的故事。

  朋友師范畢業(yè),二十出頭,分配在農(nóng)村的一所小學(xué)教書。鄉(xiāng)村寂寞,晚上偶爾有年輕人來玩,日久情深,朋友與一位男青年成了好朋友。

  有一天,那位男青年要到外面去打工,但囊中羞澀;朋友就給了他一百元。那時候,工作人員的工資每月一般只有一百余塊。

  男青年果然是有出息的人。到外面混了幾個月,就成了廠里一個車間的小組長什么的,待遇不錯。春節(jié)回家,很感念朋友,還了兩百元。春節(jié)期間,與朋友騎摩托車在港口環(huán)游著玩。

提示:試試"← →"鍵可實現(xiàn)快速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