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經(jīng)典詩詞鑒賞7(18)

時間:2012-07-12   投稿:maxiaoling   在線投稿:投稿

  《桃花行》確實充滿了哀音。寶玉并不稱贊,是因為領會了這“哀音”,再也說不出稱贊的話了。這首詩出現(xiàn)在第七十回,已經(jīng)離榮府敗亡和黛玉夭折不遠了。“淚眼觀花淚易干,淚干春盡花憔悴”就是明顯的預言。只待“一聲杜宇春歸盡”,群芳都將以不同的方式憔悴,而最早凋零的就是黛玉。

  史湘云:如夢令

  豈是繡絨殘吐?卷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空使鵑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

  【詩詞鑒賞】

  第七十回里黛玉重建桃花詩社后,并未作詩,一日史湘云感到無聊,因見柳花飛舞,便填了這首《如夢令》,拿去與寶釵、黛玉等人看。

  這首詞流露出一種留戀、惋惜春光的情緒。從湘云判詞“廝配得才貌仙郎,博得個地久天長,準折得幼兒時坎坷形狀。終個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等句看,湘云將來可能有一段極短暫的美滿的婚姻生活,接著就陷入悲苦的境地。對照起來玩味,就可知道這首柳絮詞是象征著湘云對那段美滿生活的留戀。

  賈探春、賈寶玉:南柯子

  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縱是明春再見隔年期。

  【詩詞鑒賞】

  湘云的一首《如夢令》引發(fā)了黛玉等人填詞的興頭,“便擬了柳絮之題,又限出幾個調(diào)來”,大家都來填詞。探春拈得《南柯子》這個詞牌,只填了上半闋便寫不下去,寶玉看后提筆續(xù)出下半闋。

  探春作的上半闋寫柳絮與柳枝分離,東西南北隨風飄游,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起《分骨肉》那首曲中“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的句子。詞中暗寓探春離親遠嫁的意思是明顯的。探春寫了上闋再寫不下去,正是對命運徒嘆奈何的表現(xiàn)。寶玉作的下半闋“落去君休惜”,只是一句空洞的安慰話。“縱是明春再見”,也許隱寓著探春遠嫁后還有和寶玉相見的機會,因曹雪芹沒有寫完全書,具體情節(jié)就無從知道了。

  林黛玉:唐多令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隊成毯。飄泊

  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嘆今生誰舍誰收?嫁與

  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詩詞鑒賞】

  接著探春、寶玉的詞后,黛玉便寫出這首“纏綿悲感”的《唐多令》。

提示:試試"← →"鍵可實現(xiàn)快速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