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護士調換嬰兒 官方回應:登記名單并無此人

2019-04-10 09:35:37來源:搜狐網

QQ��ͼ20190410093413.jpg

  原標題:12年間調換了5000個嬰兒,患癌護士所作所為,在國內可能嗎?

  四海網訊 有時候,現(xiàn)實往往比電影要來的殘酷與精彩。

  據肯尼亞mwakilishi網站7日報道,一名身患癌癥的的贊比亞護士近日向親朋好友承認,之前自己在醫(yī)院工作的12年時間里,調換了近5000名新生兒。

  這位護士叫伊麗莎白·姆韋瓦(Elizabeth Mwewa),她曾在贊比亞大學教學較遠工作,在1983年-1995年這12年,“換嬰兒”純粹就是自己從中取樂,但由于她的罪行,還曾迫使一些夫婦在對他們的孩子進行DNA檢測后離婚。

  之所以在臨時之前坦白這一切,并非幫助被她調換的夫婦,而是希望在上帝面前能夠坦白自己罪過,減少自己的罪責,不要讓自己時候下地獄。

  當?shù)毓俜交貞旱怯浢麊尾o此人

  事實上,這件事情一傳播,贊比亞官方也被驚動了。

  但隨后贊畢業(yè)護理委員會對此事進行了初步審查,在所登記在案的助產士名單中并未有此人的名字,并推斷當事人只是為了報復社會而捏造謊言,發(fā)表不負責任的言論。

  雖說可能或許只是虛驚一場,但“保障新生兒身份準確性”的確也讓很多人意識到責任與重要性。

  很負責告訴大家,這種抱錯孩子時間發(fā)生幾率很小,甚至可以達到“基本不可能”。

  在2013年9月,國家衛(wèi)健委就曾發(fā)布《加強產科安全管理十項規(guī)定》,對新生兒有完善的操作規(guī)范流程:新生兒出生后,醫(yī)護人員會第一時間給孩子按手腳印、腳印,作為身體識別依據,同時還會給孩子佩戴腕帶,標注產婦名字、孩子出生日期以及新生兒性別等相關信息。

  隨后,嬰兒始終都會放在產婦身邊進行看護,直到嬰兒與產婦出院。

  除非嬰兒患病需要送去重癥監(jiān)護室,但這期間也都配有固定護士負責,即便要交換嬰兒,也得經由雙方負責護士交接確認,不存在私自調換的可能性。

  而在2014年,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醫(y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要求新生兒在住院期間必須佩帶身體識別腕帶,在新生兒出入病房還需對接送人員身份與出入時間進行登記,新生兒出入院還需對陪護家屬身份進行驗證等。

  通過這些措施,可以避免新生兒被錯領甚至拐賣。

  當然了,這些舉措也都是近幾年才逐漸完善。

  早在上個世界七八十年代,由于歷史政策原因,當時醫(yī)院采取“母嬰隔離制度”,新生兒出生3天內始終在嬰兒房統(tǒng)一喂養(yǎng),之后才交回產婦身邊。

  就因這個過程,往往就會出現(xiàn)晚上七八點偶像倫理電視劇相似的橋段。

  但隨著政策逐漸完善,這樣的橋段也慢慢讓偶像劇少了一個題材。

  所以啊,各位安了!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