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

全球首個數(shù)字人類 可在網絡云端與人交流互動(3)

2019-09-02 14:24:23來源:鳳凰網

  “我有一個30多歲的兒子,我希望有一天這對他和他的孩子會有一些價值,”他補充道。

  關于逝去親人的儀式可能因文化而不同,但幾十年來,人們對所愛之人離世后的懷念是類似的:我們會翻閱老舊的家庭相冊,觀看不怎么清晰的家庭錄像,在T恤上印上親人的臉——甚至紀念他們的Facebook頁面,在線保存他們的數(shù)字記憶。

  但未來學家表示,這些可能即將改寫。專家們說,如果科技成功地創(chuàng)造出高情商的數(shù)字人類,它可能會永遠改變人類與電腦交互的方式,以及處理失去親人創(chuàng)傷的方式。“AndyBot”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有意義的例子,它提出了關于不朽的本質和存在本身目的的復雜哲學問題。

  HereAfter 由Sonia Talati和James Vlahos共同創(chuàng)辦,Talati自稱是一名個人遺產顧問,James Vlahos是一名加州記者,也是一位對話AI的設計師。

  兩年前,Vlahos因創(chuàng)建了一個名為“Dadbot”的軟件程序而聞名。當時,Vlahos得知他的父親即將死于癌癥,“Dadbot”的想法在他腦海里萌生,他想利用AI,讓父親“永生”。Vlahos在父親生命的最后三個月,將與父親就各種話題的談話、講述用攝像機錄下,最后,他記錄了 91970 個單詞,訓練出一個對話AI“Dadbot”。通過“Dadbot”,他可以與逝去父親的計算機化身他交換文本和音頻信息,談論他的生活、聽歌、閑聊和說笑。

  自從Dadbot在社交媒體上廣為傳播之后,Vlahos收到了許多為他人創(chuàng)建紀念親人的AI的請求,他決定開辟一個尚未開發(fā)的“數(shù)字人”市場。

  “我媽媽花了兩年時間才把我爸爸的語音留言從家里的電話里刪除。”Vlahos說。“她不想讓他的聲音消失,這是我從其他人那里聽到的。很遺憾的是,我們仍然依靠這種原始的方法來聽到逝去親人的聲音。”

  Vlahos正在構建一個更復雜、更人性化的虛擬模型,不僅是聽錄音,而是鼓勵與逝去親人的“虛擬形象”進行互動。這最初是一個應用程序,通過提示問題記錄某人的口述個人歷史。例如,當你的祖母回答了一系列關于她的童年、婚姻和重大生活事件的問題后,她的聲音將被轉換成一個語音機器人,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或虛擬助手訪問。

  由于虛擬助理設備越來越普及,使用率也在不斷上升,Vlahos認為,它們能讓自己與已故親人進行許多人渴望的那種隨意的互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