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6年虧390億原因是什么?調價后滴滴司機高峰不愿拉客是為何?
按照調價后的司機計費標準,在高峰時段,司機的起步價收入由11元上調至11.80元。里程費是早高峰時段(06:00-10:00)1.35元/公里,平峰時段(10:00-17:00)1.10元/公里,晚高峰時段(17:00-21:00)1.15元/公里,夜間凌晨時段(21:00-06:00)1.65元/公里。時長費是平峰時段(10:00-17:00)0.3元/分鐘,高峰時段(17:00-10:00)0.6元/分鐘。
7月12日,在北京跑了2年滴滴的周師傅對《財經(jīng)天下》周刊表示,“高峰期是真的不想在市區(qū),說起來是高峰價格高了,但是時間都花在堵車接人上去了。接個人10到15分鐘,送個人再十幾分鐘,還是個起步價。半個小時只能接一單,就給11塊到司機手里面。”
對于很多上班族來說,他們是短途行程。從公司或者家里打車到地鐵站或公交站。距離幾乎不會超過5公里。而司機卻希望接“大單”,能一次賺個夠。所以對于高峰期的單,周師傅和他身邊一起跑滴滴的朋友不愿意去接。但是由于滴滴平臺強制派單的機制,讓他們不得不選擇在高峰期前往郊區(qū)。“反正郊區(qū)的訂單也挺多的”,對他們來說,不堵車才是最重要的。
從叫車時排隊的情況看,周師傅所言非虛。在《財經(jīng)天下》周刊7月12日下午嘗試用滴滴打車時,排隊人數(shù)已達到43人,晚間的排隊人數(shù)則更是超過了70人。
滴滴急尋扭虧捷徑?
對出行便利有強烈需求的乘客來說,他們只能為滴滴調價而買單。調價前能夠每天打車上下班的人群,在漲價之后也不會為了多幾塊錢而放棄打車,轉向其他的交通方式。日常通勤便利,才是他們真正看中的。
而出行要求相對較低的乘客,就可能會因為出行成本增加而減少叫車的次數(shù)。從而緩解叫車難的問題。即使這個作用并不明顯。
滴滴作為一家網(wǎng)約車平臺,其盈利方式在于從車費中抽取一定利潤。以價格調整后為例:從朝陽區(qū)青年路城市花園打車至建外大街中國中期大廈,乘客花費金額為23.35元,而司機收到的金額則為18.31元。滴滴公司從這一單中抽取了5.04元。
從另一個層面上看,當前滴滴面臨的盈利壓力有增無減。
據(jù)2018年滴滴發(fā)布的移動出行大數(shù)據(jù)顯示,滴滴擁有超過4.5億用戶,在中國400多個城市開展服務,每天的訂單量高達2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