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算命披科技外衣吸金 對AI算命多管齊下避免更多受害者
原標題:讓“AI算命”類產品無立錐之地
掃描微信二維碼,進入充滿科技感的界面,上傳一張面部照片,智能軟件解碼后就能生成一份號稱“看透你一生”的分析報告。據新華社報道,一段時間以來,類似這種主打人工智能看相的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和APP并不少見。在微信上搜索“AI算命”,僅相關的公眾號就有近60個。所謂的“AI算命”,不過是披著科技的外衣,背后是一條分工完整的“吸金”生意鏈。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各種“科技產品”也進入“尋常百姓家”,哪些是真科技?哪些是偽科技?對普羅大眾來說,要辨別,的確有一番難度。也因為這般,我們裝修房子,可能就碰見“除甲醛的負離子瓷磚”,銷售人員口水飛濺,你一頭霧水;給車子貼個膜,“量子膜”被吹得神乎其神,你卻將信將疑;家人懷孕了,“納米技術防輻射服”橫空出現,價格是真的很“科技”;若是你心情不好,隨意想“算命”娛樂一下,嫁接在大數據上面的“AI算命”,則會進入你的世界……類似的“科技產品”,很多都是偽科技產品,披上科技的外衣,然后算計著客戶的錢包。
現在出現的“AI算命”也是如此,整個操作可謂徹頭徹尾的“圈錢工程”——算命是假,算錢是真。比如,你的算命結果出來了,需要解讀?付錢;算一次不過癮還想再來一次?要么邀請好友,要么繼續(xù)付錢!跟錢有關系,不一定有問題,但完全圍繞著錢打轉,十之八九就有問題了。而“AI算命”的圈錢技能包,就是這樣開展的。根據專業(yè)人士的解釋,通過膚色和其他面部特征判斷是否有疾病,有一定的可能性,看相的話,目前沒有科學依據,主要還是娛樂。
雖然只是娛樂,但并不能掩蓋“AI算命”的非法性。為何呢?因為這樣的事情背后,存在的一些現實問題是必須理清的。比如,既然是營業(yè),就需要營業(yè)執(zhí)照,但是,算命是不可能獲得營業(yè)執(zhí)照的,換言之,這些要么是無證經營,要么是違規(guī)經營。此外,很多“AI算命”的營銷模式也引發(fā)爭議,有違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出臺的《關于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的嫌疑?雌饋砗軍蕵返“AI算命”,背后其實還可能涉及違法問題,如此一來,自然是必須引起重視的。
雖然,這樣的軟件不一定“害命”,但“謀財”啊。源于此,對于這樣的“AI算命”,我們就應該多措并舉,避免其誤導、傷害更多的人。首先,要加強科普宣傳,對各種各樣的科技產品,有關部門可以通過節(jié)目、宣傳欄來普及,用科學的常識來力挺“真科技產品”,打擊“偽科技產品”;其次,作為個人,也應多些理性思考的空間,不能被一些披著科技外衣的產品所蠱惑;最后,有關部門應加強監(jiān)管,一旦發(fā)現“偽科技產品”,一定要及時查處、嚴厲處罰,不能讓其大搖大擺地招搖過市。
一言以蔽之,對 “AI算命”類偽科技產品,我們必須多措并舉,多管齊下,讓其無立錐之地。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更多的人成為受害者,也才能避免未來的某一刻我們也成為無辜躺槍的人。也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類似產品如雨后春筍一般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