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生活百科

為什么新年的第一天叫元旦 元旦的含義是什么意思

2019-10-10 10:34:35來源:四海網綜合

  現在人們認為的元旦是新歷一月一號,但是在古時就又有了元旦,那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是元旦,那么為什么新年的第一天叫元旦呢?元旦的含義是什么呢?

Ԫ��4.jpg

  為什么新年的第一天叫元旦

  因為“元”有開始之意,“旦”指太陽剛出太平線的意思。元旦也被稱為“新歷年”“陽歷年”。同時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

  中國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接受司馬遷等人的建議使用《太初歷》,恢復了夏歷即農歷,以正月為歲首,把二十四節(jié)氣訂入歷法。后來歷朝歷代雖對歷法有過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歷》為藍本,以夏歷的孟春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統(tǒng)治被推翻,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開會議,討論歷法問題。會上達成了“行夏歷,所以順農時;從西歷,所以便統(tǒng)計”的共識,決定使用公歷,把公歷1月1日定做“新年”,把農歷正月初一稱做“春節(jié)”,但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廣。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年法”,確認新年(元旦)為中國的法定節(jié)日。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yanfa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