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面具騙過系統(tǒng) 人臉識別被破解?
12月1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支付寶了解到,支付寶方面稱,自從人臉識別技術(shù)出現(xiàn)后,網(wǎng)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視頻,稱能通過照片、3D模型等騙過識別技術(shù),事實上并沒有支付寶用戶因此被盜。
支付寶介紹,在支付寶App上開啟刷臉支付需要同時滿足的條件包括:先在手機上輸入支付寶的登錄密碼、用支付密碼完成一筆支付、通過人臉識別的檢測算法。
支付寶稱,即便出現(xiàn)小概率的盜刷事件,也不用擔心,自2005年以來,支付寶便承諾“你敢付我敢賠”,如果賬戶被盜,將能得到全額賠付。
另據(jù)看看新聞,微信方面稱,目前已采用了多項技術(shù),可以有效抵御視頻、紙片、面具等攻擊。
據(jù)微信此前公布的信息,微信刷臉支付使用安全等級最高的3D活體檢測技術(shù):綜合使用3D、紅外、RGB等多模態(tài)信息,可以有效抵御視頻、紙片、面具等的攻擊。同時,微信支付會通過多維度安全風控策略確保賬戶安全,且提供多因子校驗,部分用戶需要輸入與微信賬號綁定的手機號或掃描二維碼等進行校驗,進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微信刷臉支付出現(xiàn)賬戶冒用、盜刷等風險隱患是極小概率事件,如果因為刷臉支付導(dǎo)致賬號資金損失,也可以申請全額賠付。
稍早前,有媒體報道稱,一家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人工智能公司宣稱,他們使用特質(zhì)的3D面具欺騙了支付寶、微信等支付軟件中的人臉識別系統(tǒng),甚至成功地使用手機屏幕上的照片,在荷蘭最大的機場通過人臉識別驗證登機。
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首次外界對“刷臉”的安全性提出質(zhì)疑。今年10月份,據(jù)杭州新聞客戶端報道,近日收到上外秀洲外國語學(xué)校(位于浙江嘉興秀洲區(qū))402班科學(xué)小隊的爆料,說是只要用一張照片就能騙過豐巢柜。對此,當時豐巢方面回應(yīng)稱,“刷臉取件”是小范圍推出的測試版本,已第一時間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