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生率創(chuàng)新低 因育齡女性人數減少了約500萬人
中國人依舊普婚普育
小冉生孩子之前的“恐育心理”在當下年輕人中并不少見。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的最低值。有輿論認為,出生率的降低和年輕人的“恐育心理”有關。
中央民族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菊華告訴記者,2019年生育率下降的首要原因是15-49歲育齡女性減少了約500萬人,而20-29歲黃金生育期的育齡女性減少了約600萬。育齡女性人口的減少,勢必會造成出生人口的減少。
20-29歲育齡女性的出生時間為1991-2000年,楊菊華分析說,除了當時我國依舊實施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出生的孩子少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出生人口的性別失衡狀況比較嚴重(男多女少),也是現(xiàn)在育齡女性人數少的一個原因。
楊菊華說,我國出生率自2016年有了小幅回升以后,2019年是連續(xù)第三年下降,此后還會持續(xù)下降。然而楊菊華并未對此表示擔憂,她分析說,除了出生率,還應該看另外的數據——2019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57%,“這說明大家生育二孩的意愿還是比較樂觀的”。
至于網絡上“恐婚恐育”的一些言論,楊菊華認為要分清是普遍性意愿還是個體化意愿。根據她多年的研究分析和田野調查、訪談等經歷來看,中國人依舊普婚普育,只是結婚生育觀確實發(fā)生了變化。“過去有‘養(yǎng)兒防老’的觀念,為了老年生活有保障往往會多生孩子,現(xiàn)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已經覆蓋了全國絕大部分人口,不需要靠多生孩子來保障養(yǎng)老了,同時養(yǎng)育成本的提高,也會使得大家生孩子的數量減少。”隨著中國人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尤其是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30歲以后結婚生育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已屬普遍現(xiàn)象。
此外,楊菊華還表示,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想法,讀書上學時的想法可能會隨著參加工作后閱歷的改變而發(fā)生改變,這種改變可能是源于自身,也可能是源于社會、家庭的壓力。楊菊華本人坦言,她在上大學期間也曾經覺得不結婚的生活很自由,可是現(xiàn)在認為結婚組建家庭,并且養(yǎng)育二胎是更為理想的生活方式。
楊菊華曾經對不婚不孕的女性做過初步調查研究,除了個別主動選擇,大部分都是被迫的,“婚姻市場其實對女性是非常不利的。中國的婚姻市場有‘男高女低’的傳統(tǒng),這不僅表現(xiàn)在經濟地位上,還在年齡上,如果女性錯過了短暫的最佳擇偶年齡,可選擇的面就會很窄了”。
中國出生率創(chuàng)新低 因育齡女性人數減少了約500萬人

大學生云下單曬被子 別人家的學校令人羨慕

日本黑幫拒補助金 日本多個黑幫為什么拒領補助金

抗擊新冠病毒疫情手抄報圖片 致敬疫情中的平凡英雄作文

五一勞動節(jié)勞動最光榮手抄報圖片 五一勞動節(jié)優(yōu)秀作文范文

紐約取消總統(tǒng)初選 紐約取消總統(tǒng)初選原因是什么

印度停用中國試劑盒 中使館回應試劑盒符合質量標準要求

樓頂撒十幾萬現(xiàn)金 男子在樓頂待36個小時后被救下

特朗普:不推遲大選 紐約取消總統(tǒng)初選有哪些影響

廣州一男子向民警開槍被擊斃 手持自制手槍且揚言傷害他人

海底撈啟動接班人計劃 海底撈接班人是誰

患者精液中未現(xiàn)病毒 具體是怎么回事

北方迎大幅升溫 五一出行如何預防高溫中暑

80歲老人10年為亡妻種6000株牡丹 因愛他將荒地變成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