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李玫瑾:吳謝宇未如實說清動機 李玫瑾怎么看待“吳謝宇弒母案”

2020-12-25 21:48:59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高智商者犯罪還有個特點,是:行為有策劃但情緒缺管控。

  所謂高智商者犯罪,其智商成分只包含在犯罪行為操作中,但在犯罪動機中恰恰缺失高智商。真正決定他們選擇犯罪和出現(xiàn)犯罪指向的不是智商,是情緒; 不是價值判斷,而是任意放縱。在他們犯罪前的心理活動中,有的只是感受,缺失的恰恰是理性。

  在大學同室的生活中,同宿舍一起生活的同學關系有時不亞于婚姻初期的二人相互適應過程。高頻率接觸可讓人發(fā)生生理反應的同時自然引起心理感受。生理引起的反應,如人體體味有大有小、動作有輕有重、睡覺有多有少等。心理感受,如說話的聲音順耳與否,言語風格舒服與否,話語有無冷漠或輕蔑感等。由于高頻率、高密度的接觸,如兩床相對、書桌相鄰,不良感受往往也在不動聲色中發(fā)生。這些微不足道的瑣事,慢慢積累成為內(nèi)心的怨恨,當個人不能很好地通過言語交流,不能通過運動等方式疏散這種不良感受時,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緒積累就可能達到危險的量進而尋找機會爆發(fā)。

  這些讓人看起來完全不足以引起憤怒的刺激,其實質(zhì)上引發(fā)的是長期日常接觸中積累的不良情緒。而且,這種日積月累的情緒因為從未表達過、也就從未宣泄過,其能量已經(jīng)達到危險界限。于是為恢復一種內(nèi)在的感受平衡,犯罪人以“不去想的操作方式”釋放這種情緒。由此可見,如何管控生活中的情緒是每個人尤其是大學生生活期間非常重要的知識,對此案的反省讓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警醒。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yanfa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