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7口住17平米房子 女主人稱毫無私人空間,洗澡喂奶都沒地方
2020年12月26日,是黃浦區(qū)亞龍地塊老居民眭蘭英和丈夫第一次看新房的日子。這一天,他們盼望了30年。新房子位于嘉定北慈竹路上,面積71.66平方米,房子采光和通風都很好,雙層玻璃,沒有噪音。“這住房條件跟以前相比,真的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眭蘭英站在陽光滿溢的露臺上,此情此景讓她感覺恍如隔世。
眭蘭英搬新家后,小區(qū)環(huán)境變好了,她經(jīng)常到樓下走走逛逛。
老房毫無私人空間可言
眭蘭英老家在蘇州,年輕時的她是中學老師,1992年來到上海,在當時的文廟路小學任教。那一年,她與丈夫結婚,住進了金家坊99號老房,一直到舊改動遷,他們在這里居住了25年。17平米老房住進7口人“當時這個只有17平方米的老房里,住著我的婆婆、小姑子、小叔子、大伯的兒子,還有我們夫妻倆,最多時有7口人擠在一起。”眭蘭英回憶,結婚時,丈夫在老房上搭建了一個簡易的閣樓,那就是他們的婚房。
連洗澡、喂奶的地方都沒有老城廂里,一大家子擠在小小的房子內(nèi),生活空間局促,每天人來人往,吵吵鬧鬧,沒有任何私人空間可言。家里的大姑娘換個衣服,爸爸都不得不出去回避。而在眭蘭英家,也遇到同樣的尷尬。“我懷孕生孩子后,連個洗澡、喂奶的地方都沒有。”眭蘭英說,這直接導致她生產(chǎn)后得了一些后遺癥。
迫于居住空間太緊張,家庭成員間經(jīng)常產(chǎn)生矛盾,后來夫妻倆征得鄰居同意后,在院子里搭了一個9平方米的小屋子,夫妻二人搬出來住。“那房子雖然很小很小,但總算有了自己的空間。”再后來,女兒長大了,他們就又在小屋里搭了個閣樓,讓女兒睡在上面。一家三口雖蝸居陋室,但冷暖自知,轉眼就度過了二十載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