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梳女?這是個神秘的人群(4)

自梳女死后的遺產(chǎn),除了贈其出庶子女外,則由其所收徒弟或金蘭姐妹繼承。自梳女所收的徒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傳授技藝的師徒關(guān)系,而是一種特殊的相扶關(guān)系,自梳女所收的徒弟也必須是自梳女,收徒還得有一種儀式,即要在神前拜神上契,徒弟對師傅要盡孝道,病時要侍奉身前,端茶送藥,死后要為其安葬,立神供奉與祭掃。因此,自梳女在選擇徒弟時要經(jīng)過長期觀察與多方考驗才能接納。一旦結(jié)成師徒關(guān)系,雙方永遠(yuǎn)不能反悔。
“不落家”除了與自梳女有相類似的社會背景外,其中較為多見是少女迫于父母之命,既不能“梳起”又無法逃出家門,只好在舉行婚禮后,利用“三朝回門”的機會長住娘家,以避免與丈夫同居。這種婦女,名日已婚,實則仍為獨身,俗稱“不落家”。
有的女子,因決心要過獨身生活,雖瞞著父母已秘密自梳,但終因拗不過父母的逼迫而出嫁,所以只好采取婚后“不落家”的辦法來應(yīng)付父母。蓄意不落家的婦女,臨嫁時秘密請知己的大嫂大姐們傳授洞房花燭之夜的應(yīng)付辦法,并請金蘭姐妹特制一套防衛(wèi)衣服,衣服制成上下相連,央口處縫得特別牢固,讓新郎無法扯開。自帶一把剪刀作自衛(wèi),不讓新郎貼近其身。如新郎以暴力相逼,即厲聲呼救,以金蘭姐妹扮演的大妗,聞聲后便集體前往救護,幫助新娘解脫。在夫家住至三日,“回門”后就不再返回夫家了。
不過,不落家婦女,在夫家仍是主婦名分,夫家如有紅白喜喪之事時,還要派人回去以示關(guān)照。若是翁姑或丈夫過世,必須親自回去“上服”盡孝執(zhí)喪。本人要是病危將逝時,不能留在娘家辦喪,必須回到夫家去待終。彌留期間的飲食、醫(yī)藥及身后費用,均由女家負(fù)責(zé)。夫家要以主婦之禮儀進行辦喪。遺產(chǎn)留給妾侍或庶出子女。也有不回夫家而死于“姑婆屋”或尼姑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