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風散文在線閱讀 林中雜想(3)

是因為一直是好孩子嗎?是因為覺得一切東西都應該準備好,布置好,而且,歡迎的音樂已奏響,你才順利的踏在夾道花香中啟步嗎?唐三藏之取經(jīng),豈不是“向萬里無雨草處行腳”,盤古開天辟地之際,混沌一片,哪里有天地?天是由他的頭顱頂高的,地是由他踏腳處來踩實踩平的,為什么這一代的年輕人,特別是年輕人中最優(yōu)秀的那一批,卻偏偏希望像古代的新媳婦,一路由別人抬花轎,抬到婆家。在婆家,有一個姓氏在等她,有一個丈夫在等她,有一碗飯供她吃——其實,天曉得,這種日子會好過嗎?
武松算不得英雄算不得豪杰,只不過一介草莽武夫,這一代的人卻連這點草莽氣象也沒有了嗎?什么時候我們才不會聽到“飽學之士”的“無知之言”道:
“我沒辦法回國呀,我學的東西太尖端,國內(nèi)沒有我吃飯的地方呀!”
孫中山革命的時候,是因為有個“中華民國籌備處”成立好了,并且聘他當主任委員,他才束裝回國赴任的嗎?曹雪芹是因為“國家文藝基金會”委員他著手撰寫一部“當代最偉大的小說”,才動筆寫下《紅樓夢》第一回的嗎?
能不能不害怕不擔憂呢?甚至是過了許多年回頭一望的時候,才猛然想起來大叫一聲說:
“唉呀,老天,我當時怎么都不知道害怕呢?”
把孔子所不屑的“三思而行”的躊躇讓給老年人吧!年輕不就是有莽撞往前去的勇氣嗎?年輕就是手里握著大把歲月的籌碼,那么,在命運的賭局里作乾坤一擲的時候,雖不一定贏,氣勢上總該能壯闊吧?
、
前些日子,不知誰在服務隊住宿營地的門口播放一首歌,那歌因為是早晨和中午的代用起床號,所以每天都要聽上幾遍,其實那首歌唱得極有味道,沙嘎中自有其抗顏欲辯的率真,只是走來走去刷牙洗澡都要聽他再三重復那無奈的郁憤;心里的感覺有點奇怪:
告訴我,世界不會變得太快,
告訴我,明天不會變得更壞,
告訴我,人類還沒有絕望。
告訴我,上帝也不會瘋狂,……
這未來的未來,我等待……
聽久了,心里竟有些愀然,為什么只等待別人來“告訴我”呢?一顆恭謹聆受的心并沒有“錯”,但,那么年輕的嗓音,那強盛的肺活量,總可以做些什么可以比“等待別人告訴我”更多的事吧?少年振衣,豈不可作千里風幡看?少年瞬目,亦可壯作萬古清流想。如此風華,如此歲月,為什么等在那里,為什么等人家來“告訴我”呢?